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 第1525章 来路不明的唐军!

第1525章 来路不明的唐军!(2/3)

。”

    庆修循声看过去,说话的人是工部尚书,阎立德。

    原本的工部尚书是他推举上去的李大亮,但是因为地方许多工匠与地方的匠作机构能力太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举新选上来的人经验少,没什么实践能力。

    没办法,李二干脆将工部许多人派去了地方,希望他们将这批年轻但能力尚且不足的人培养出来,同时也能应对地方匠作机构的需要。

    其中就有李大亮,然后调了阎立德上来担任工部尚书。

    庆修与阎立德交集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是基本只有工作往来,没有太多交谈。

    不过,历史上阎立德是大唐有名造船大家。

    想到这里,庆修心念微动,他看向阎立德,不紧不慢地问:“阎尚书此前不是认为轧钢机和锻造锤,不可能锻造出来?”

    “这不一样。”阎立德皱眉道:“钢铁建造的船只过于沉重,能不能浮起来,又能载重多少尚且不论,我且问庆国公,可有想过这样一艘船,需要多少人操控船桨才能让它动起来?”

    庆修笑了,他等的就是阎立德这句话。

    他反问道:“阎尚书觉得,一艘钢铁建造的船只,比蒸汽火车重多少?”

    阎立德顿时反应过来,是了,普通船桨没法让钢铁船只动起来,但是蒸汽机可以啊。

    他平素对船只颇感兴趣,钻研过不少图纸,自己也曾主持修建过大唐船只,设计过相应图纸。

    并且因为工部尚书的身份,他也接触过蒸汽机、蒸汽火车的设计图纸。

    他想象了下,如果将蒸汽机放入铁船,像驱动蒸汽火车一样驱动铁船……

    阎立德眼睛骤然亮了!

    他猛地抬头看向李二,声音掷地有声,“陛下!臣觉得庆国公此想法可行!”

    “可以用蒸汽机代替船桨,将船桨作为发生意外时的备用手段,如此建造出来的铁船便不用担心没法在海面上动起来,或者是速度问题。”

    阎立德想到蒸汽火车的速度,双眼放光,既像是在对李二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不不不,不仅是不用担心速度问题,这种铁船的速度,远胜于大唐现有船只!”

    “铁船更坚固,面对暴风浪时更安全,且速度又快……”

    阎立德恨恨地一砸掌心,“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他懊悔不已,又倍感羞愧,明明早知道蒸汽机和蒸汽火车存在,甚至刚刚建造出用蒸汽驱动的轧钢机和锻造锤。

    竟然都没能立刻意识到蒸汽机在造船时妙用,庆国公提起时也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亏他还觉得自己在造船上颇有天分!

    庆修讶异地一挑眉,看着阎立德面色几次变化,不停喃喃自语,有些意外。

    这阎立德,竟然还是个船痴?

    李二沉吟了片刻,大唐这一两年主要关注西域,所以他没有过于留意水军的情况,更遑论是海军了。

    不过……建造大量钢铁工坊,花费就不小,加上薛仁贵率军征讨西域,每天的花销也不小,且短时间内没法结束。

    按照庆修此前对治理西域的规划,新收服的西域东部的部分小国,前期也需要投入大量银钱治理。

    他有些犹豫,再建造船只,国库的支出太大,倘若遇到什么急事,可能就会捉襟见肘了。

    “庆国公啊,若能建造出钢铁所制的船只,自然不错,但是此事晚些时候再商议也无妨,否则国库开销太大,恐怕会吃不消。”

    闻言,阎立德浅浅叹了口气,“陛下说得是,建造一辆蒸汽机的价格便不低,再修建新的船只,花费确实不小。”

    特别是他们没有建造过铁船,光是钻研的过程,就能耗费掉一大笔银子。

    很快,阎立德又振作起来,“铁船的修建可以容后再议,但是臣可以先将图纸钻研出来!”

    这个主意不错,既能避免国库开销过大,又不至于几年时间里,铁船的修建都毫无进展。

    等西域的治理步上正轨,不需要贴补太多银钱后,工部立刻就能按照图纸进行修剪。

    但是,庆修觉得太慢了。

    几年时间,大唐的工业化进程能往前拉进一大截了。

    “陛下,大唐与罗马的贸易往来,除了从陆地上穿过西域和阿拉伯抵达罗马外,还可以走海上。”

    “蒸汽铁船能够极大地缩短两地来往时间,彼时,大唐想要去罗马交易的商人会越来越多,所能征收的商税也会越来越多。”

    简而言之,花在铁船上的这笔钱,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收回了。

    李二狠狠地心动了,如今大唐国库这么富裕,就是因为每年收缴上来的商税数额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他犹豫了很短的时间,决定道:“阎立德,除了协助庆国公修建钢铁工坊外,朕命你与庆国公,改造原来的造船厂,修建新的蒸汽铁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