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从射雕开始逍遥诸天 > 第786年:百年发展

第786年:百年发展(1/2)

    一门学问,一个学派的兴起,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积累、发酵。人才需要成长感悟,学问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才能逐渐形成一个可以流传后世的系统学派。

    而且,当前的周朝还处于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奴隶制时代,很多后世的学问思想,放在当前这个时代并不合适。

    故而,周毅也并未着急让门下弟子们去开宗立派,建立山门,喊出学说。

    再加上,这是一个有神有鬼有妖怪的神话世界,君权神授,许多学问学说也要考虑到这样的世界环境。

    故而,周毅在教导那些弟子之时,更多的是教导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为他们指明大方向,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如此一来,这方世界将来的诸子百家,必定不会和其他世界的诸子百家完全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诸子百家,一定更加适合这方世界。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同样的种子生长在不同的土地上,结出来的果子当然会有所不同。

    周毅一向奉行的是知行合一,让弟子们在知中行,也在行中知。

    就像那些农家子弟,在学有所成之后,都将会奔赴大江南北,收集各种可以作为粮食的种子,并将其推广种植,在不断的实践之中优中选优,研究出更好的种植技术,培育出更好的种子。

    还有那些医家弟子,同样要行遍四海,以自身所学救治万民,也借此成就自己的医术医道。

    在这诸多弟子之中,也有一些天赋卓绝之人,能够领悟修行之道,踏入长生之门。

    儒家可修文气,养浩然正气。道家可采日月精华,炼气吐纳。兵家可借杀伐入道,血气锻体。农家可领悟生长之道,借地脉之气修行……

    几乎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修行法门。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之中,苏妲己、哪吒、邓婵玉、龙吉等几位弟子也都在飞快的成长着,就连孔宣和三霄仙子都是受益匪浅。

    山中修行,不知寒暑。

    世上纷扰,诸侯纷争。

    武王姬发病逝之后,其长子姬诵继承王位,周公旦辅政。由于姬诵太过年幼,武王姬发的几个弟弟不服统治,便勾结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三监之乱。

    周公旦自然不惯着这些叛逆之臣,带领精兵强将,直接东征,诛杀了武庚和那些叛臣。之后更是一鼓作气,攻灭九夷十七国,进一步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之后,周王朝开始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壮大自身。

    到周康王即位之后,继续安抚百姓,休养生息,壮大国力。

    再到周昭王时期,昭王更是三次率军渡过汉水,南征荆楚之地,收获颇丰。

    可惜的是,在第三次南征之时,虽然再次大获全胜,但因为携带的战利品太多,在渡过浮桥之时,周昭王不幸落水而亡。

    之后在周穆王之时,因为周穆王喜欢出游,耗费了大量的国力财力,也导致周朝开始衰败。

    青城山后山之上,周毅和云霄正在对坐品茶,哪吒忽然过来禀报:“师父,天庭派我父亲来了,要请我去天庭做官。”

    “哦?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弟子自幼跟随师父在山上修行,也很少在父母跟前尽孝。如今,大哥二哥也不在父亲身边,母亲也已经不在,弟子想要多陪陪父亲。”

    “这也是人之常情,你既然有这份孝心,便随你父亲前往天庭去吧。”

    “是,弟子即便是去了天庭,也会时常回来看望您的。”

    “去吧去吧。”

    等哪吒离开之后,周毅也是有些恍然:“这一转眼,封神之战也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余年了。云霄,可还记得当初我们初相识的场景?”

    “云霄当然记得,那时我大哥还在,我们几人坐而论道,谈古论今,畅所欲言,逍遥自在。只可惜大哥他如今倒是少了这份逍遥自在。”

    “百年光阴匆匆而过,一切恍如昨日。好在还能时常见到公明兄,听说他在天庭过得也不错,还能时常与闻仲他们那些截教神仙聚首。”

    “这倒是,大哥倒是很适应。”

    说道此处,云霄突然停住,随手取出了二十四颗定海珠,放到了周毅面前:“周兄,将来你要开创各门各派,成就诸般道统,定然需要一些镇派之宝。大哥的定海珠,放在我这也是无用。

    上次见到大哥之时,我便与他商量,将此宝转赠给周兄。大哥对此也是毫无疑问,欣然同意。如今,我便将这宝物赠与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这…此宝实在太过贵重。”

    “周兄,即便是再贵重的宝物,又怎能敌得过你我之间的情谊?你就不要再跟我客气了,还是赶紧收下吧。”

    “那好吧,我就却之不恭了。”

    周毅虽然拥有众多的宝物,其中还有轩辕剑、神农鼎、伏羲琴这等神器,但即便和这诸多神器相比,二十四颗定海珠的分量也是举足轻重。

    这二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