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眉头紧皱,好似心中颇有碍难。
孙权看见父亲如此神情,不由出声问道:
“父亲!”
“你是在担心马腾?”
孙坚点点头,抬头望了孙权一眼,忧虑道:
“董卓势大,已控制京城。”
“西凉身为他起家之地,马腾、韩遂皆与之密谋。”
“为父本以为马、韩区区叛军,不足为虑,却不想他麾下还有如此悍将。”
孙权了然颔首,心中想起马腾的传闻。
早在董卓还在西凉时,马腾、韩遂几人乃会同羌人起兵叛乱的叛军,受到董卓讨伐。
本该能将其镇压,不料京城发生大变,灵帝驾崩,少帝登位,何进与十常侍争锋。
董卓凭勇武之名,受何进看重,将他引入京城,却也给马腾几人喘息之机。
据可靠情报,董卓离开西凉时,已与马腾、韩遂达成协议。
不久前,马、韩二人麾下的西凉军,有兵马调动迹象。
不问可知,必然是应董卓之邀,率西凉铁骑奔赴京城,以增董卓兵力优势。
“父亲!”
“我们该怎么办?”
孙权面露凝重,将目光投向孙坚。
孙坚摇摇头,很是有些慨叹道:
“在不久前,为父尝试联系几位诸侯,欲服他们一同起兵伐董。”
“但他们心中各有顾虑,并没有答应。”
“为父势单力孤,纵然有心起兵,也力有未逮。”
“为今之计,也唯有发展势力,静待时,希望有合适的时机出现。”
孙权微微颔首,心中思虑往下发展的策略。
正当此时,一直沉默的孙策,却突然开口道:
“父亲!”
“我有一好友,名为周瑜,智略过人,眼光精准。”
“他曾向我起,当今下,适合我孙氏发展之地,莫过于江东。”
“劝我及早取之,以免耽误良机。”
孙坚闻言一愣,转头望向孙策,讷讷道:
“江东...江东...”
......
紫金台上。
萧煌神色淡然,继续公布榜单。
“战将榜第九名,孙策。”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
“自幼勇武,胆略过人,乃兵圣孙武之后,与父孙坚、弟孙权一同,合称孙氏三杰。”
“因家学渊源,孙策从幼时起,就修习兵家之法,如今已有成。”
“身负霸王之体,为兵家顶尖体质,潜力深不可测,还远未将之激发。”
“时至如今,孙策已达人中期之境,当心中激昂之时,霸王之体催发,堪与人后期一战。”
“综合考虑,将孙策列为战将榜第九位。”
“上榜奖励:龙髓血晶一方,黄级心境室使用机会两次。”
伴随萧煌话音落下,众人议论纷纷。
“富春孙氏?早就听闻他们乃兵圣后裔,当代族长孙坚勇武过人,号称江东猛虎。”
“不曾想他的儿子,青出于蓝胜于蓝,不愧将门世家,兵圣传人。”
“可不是嘛,不过相较孙策、孙坚,孙氏三杰之中,最后一人孙权,可就有所不同。”
“传闻他生异象,碧眼紫髯,样貌贵不可言,但却不通兵事,专擅谋略。”
“与兄长孙策一同,一文一武辅佐孙坚,创下了一番基业。”
“时人常叹之,生子当如孙仲谋。”
正当此时,人群中有一名高大魁梧,猿臂美髯之人站起身,向萧煌询问道:
“楼主!在下太史慈!”
“孙策为兵圣之后,资质奇佳,但也只列为第九。”
“莫非大汉之中,真有如此多奇才,能力压兵圣传人?”
太史慈面露疑惑,心中有些不解。
在兵圣孙武临终布局曝光后,兵圣孙武的地位,在兵家之中更为显着。
以太史慈的看法,兵圣手段通,影响后世几千年,若能察觉孙策存在,难免有所关照。
可如今的情况,却与预料中有些不同。
萧煌微微一笑,将目光看向太史慈,淡然道:
“孙策赋异禀,潜力无穷。”
“大汉皇朝虽然奇才众多,但也不至于仅为第九。”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身怀霸王之体,乃罕见的成长型体质。”
“伴随经历的战事愈多,他的体质会得到进一步开发,武力仍有大幅进步的余地。”
“纵观战将榜十位上榜之人,孙策也名列潜力最强的三人之一。”
“只不过战将榜的排列,以当前武力作为首要依据,他才只能位列第九。”
太史慈了然点头,眸中闪过一道精光。
“多谢楼主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