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的那个将官点了点头,道:“你们把好城门,我去见荀攸大人!”
城门校尉应诺一声,然后重新回到城门上。
近万名骑兵沿着街道,向前行进着。
将官身边的一名部下小声问道:“叔父,我们是否直接攻击敌军营地?”
原来,这个做曹军将军打扮的家伙,竟然是罗昂麾下的张济,而问他话的那个部下,则是他的侄子张绣。
张济的目光扫视了一遍寂寥的只有巡逻队往来的街道,小声道:“不可大意,敌军主力虽然在前线与主公对峙。不过,此地依旧有五万守军,如果贸然进攻,不仅无法完成主公和来敏军师的托付的任务,还有可能陷入敌军重围,死无葬身之地。为今之计,只能按照主公和来敏军师的吩咐,擒贼先擒王,先打他治所!”
说着,他对张绣吩咐了一番。
紧接着,张绣率领大部分人马,与张济分开,而张济则率领剩下的骑兵,继续朝城中治所行去。
没过多久,一行人来到了城中治所的大门前。
张济骑着马,来到大门口。
守门的两个卫兵见对方并不下马,心中十分奇怪,不禁打量起他来,却只认得他穿着的甲胄是军中将领的甲胄,却不认得他是谁。
张济朝大门里看了看,问道:“我乃二公子派来的,荀攸大人可在?”
一名卫兵抱拳道:“回将军的话,荀攸大人此刻正在府中。如果将军要见大人,请容小人进去禀报!”
张济道:“不必了!”
这时,他突然抬起手中的长枪,朝面前两名卫兵横扫过去。
两名卫兵哪能想到,面前的这个将军会突施杀手。
他们措手不及之下,脖颈齐齐中招,叫都没能叫出一声,便栽倒在了血泊之中。
张济把长枪一挥,然后大声喝道:“杀!”
众骑兵闻言,立刻发出一片呐喊,然后涌入大门。
门内的曹军官兵看见这许多战骑奔涌而入,一时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接着就被骑兵洪流淹没,死在了滚滚铁蹄之下。
这些人只怕到死都没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济率人冲入大厅,却不见荀攸,立刻令手下的骑兵一边放火,一边朝后院搜索攻击。
不一会儿,治所府邸燃起了熊熊大火。
城中曹军官兵突然看到这样的景象,只感到惊疑不定。
与此同时,街道上出现了许多乱跑的骑兵,然后朝城中的曹军高声喊道:“不好了!不好了!罗昂大军入城了!荀攸大人被杀死了!”
这样的喊声迅速传遍了全城,并在熊熊烟火的配合下,令曹军官兵深信不疑。
治所后院。
荀攸突然接到有罗昂军闯入府中杀人放火的消息,顿时吃了一惊,顾不上细想,便想从后门逃命。
这时,巨大的响声却先一步出现在了后门附近。
荀攸见后门出现了敌情,急得不知所措。
这时,他注意到了后院中的那口枯井,便支开了身边的随从,然后奔去了那口枯井。他双手抓住枯井上吊桶的绳索,撅着屁股,小心翼翼地想要爬下去,但如此文人,又何曾做过这样的事情。
他完全没想到,这辘轳上的绳索,是为了从水井中吊水用的,根本没法受力,而大半个身子攀上去之后,重力下压之下,辘轳立刻旋转起来。
顿时,他失去了平衡,直接摔入枯井,并惊呼一声。
刚刚被荀攸支开的随从,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荀攸的惊呼声,顿时吓了一跳,慌忙扭头看去,却看见那口枯井,完全不见了荀攸的身影。
随从惊异不已,还以为自己见鬼了。
这时,罗昂军的骑兵如同潮水一般,直接涌入后院。
一众随从见状,顿时四散奔逃。
与此同时,城中曹军已经混乱了起来,不仅是因为治所府邸起火和荀攸已经身亡的消息,还是因为许多穿着己方军衣的军队,突袭了己方的缘故,以至于城中曹军草木皆兵,看到己方的军队也不敢相信,生怕对方是敌军假冒的。
张绣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集结起手下的所有军队,朝城外最大的营地发起了突袭。
那营地里的曹军正准备出营,却遭到了罗昂军骑兵的迎头痛击。
本就心慌意乱的大军,顿时被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张绣纵兵横扫,各队撵着溃兵,往城中四面八方而去!
一时间,惊呼声和惨叫声响彻整个城市的上空,到处都是厮杀的身影。
曹军各部面对这样的情况,还以为城中到处都是敌军。
官兵将士惊惶不已,再加上没有荀攸的命令指挥,直接起了逃命之心。
没过多久,城中各部曹军便自行溃散,从东南西北四面奔逃而出。
不过,令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