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让李慎最为忌惮的一个,主要是这个老东西太过阴险,你不知道他会在什么地方陷害你。
电视剧里面这个老东西诬陷害死不少呢。
其他的人李慎倒是没有放在眼里,什么许敬宗,高季辅,也不过是官职高一些,没有靠山。
李慎倒是听说高季辅跟长孙家有些关系。
“诸位爱卿,本宫倒是觉得纪王虽然不在朝堂,但却经常游历民间,体察民情。
前几年他曾前往岭南,这次又去了西州,对地方还算了解。
况且纪王有官职在身,理应参政。”
就在这时,李承乾打破了宁静,他现在终于明白为啥老爹当政的时候,遇到麻烦就找李慎来了。
果然好使,几句话就把这些大唐位高权重的重臣给说的哑口无言。
有的时候用对了确实可以起到奇效。
李承乾当然知道这些人为啥不敢反驳,因为他们都有牵绊,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团体。
每个利益团体都有地方官,他们害怕李慎报复。
就像西州府的官员一样,那些世家士族全都得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被李慎讹诈了一笔,害怕李慎把他们的官员都杀了。
“呵呵,太子殿下说的是,老臣方才明悟,纪王殿下确实了解地方。”
第一个说话的就是长孙无忌。只要李承乾说的什么,他都会赞成。
“你们觉得呢?”
李慎挑衅的看着其他人。
“我等听从太子殿下的意见。”众人行礼。
“那好,十弟,这些奏疏都是各地上报上来的总结,不过其中有些官员写的全都是歌功颂德,并没有实质性的东西.......”
李承乾把刚刚的事情给李慎讲了一遍,最后询问道:
“事情就是这样,所以你可有什么见解?”
李慎听后眉头一皱,心中有些迷糊,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哪有什么见解。
朝廷当官怎么当是朝廷的事情,我又不是皇帝。
“这个.....太子殿下是不是太看得起我了,我哪里懂得政务。”
刚才还反驳自己懂地方的李慎突然话锋一转怂了。
“纪王殿下,刚刚微臣说殿下不懂政务,殿下可不是这么说的。”
许敬宗抓住机会开口道。
“刚刚本王说的是懂得地方的事情,又没说懂政事。”李慎鄙视的看着许敬宗。
“纪王殿下,既然殿下知道地方的事,自然也应该知道地方官员的所作所为。
不妨与我等说上一说,也好让我等明白现在地方的情况。”
长孙无忌面带笑容的说道。
“是啊,十弟,这年度总结还是出自你的纪王府,你府上产业遍布大唐各州县,
每年不都有这个年度总结么?
你不妨说一说,这年度总结到底应该如何写?”
李承乾此刻也开口询问,两年了,这些官员居然还不如一个商贾,连这点东西都写不明白。
都是读书人,为何差距这么大。
李慎看李承乾发话,也只能站起身,来到长孙无忌面前,从他手中随意拿过一本奏疏打开看了起来。
过了片刻,李慎合上奏疏开口道:
“太子殿下,还有诸位,其实我纪王府的年度总结跟你们的不一样。”
“哦?快来说说有何不一样?”李承乾立刻来了兴趣。
“我纪王府的年度总结内容关乎的只是生意,跟朝廷官员做的事情是两码事。
他们只需要写上年初的计划是什么,年底完成了多少,或者写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完成。
最后还要写明年的计划,为了达到这个计划目标,他们都要用什么手段,需要王府如何配合。
还要写清楚预算是多少。反正都是商贾的一些东西。”
李慎简单的把自己王府里的年度总结介绍了一遍,其实就是后世各分部经理要做的事情。
只不过他虽然说的简单,可李承乾越听眼睛越亮,这才是他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吹嘘的东西。
其他人有的听懂了,可有的还是有些懵懂,就如李慎说的,做官和掌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唉~~~”一旁的长孙无忌突然叹息一声,众人目光看了过去。
只见长孙无忌对着李慎行了一礼,
“纪王殿下果然大才,难怪可以将偌大的纪王府管理的如此井井有条。”
长孙无忌可不是一般人,仔细品味后他就对李慎佩服不已,从纪王说的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纪王府的对下面商铺的管理有多么的严谨,而且还不会压制掌柜的才能。
任他们自由发挥,甚至还可以要求纪王府支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完成他们计划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