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贞观小闲王 > 第2578章 很多盐铁

第2578章 很多盐铁(1/2)

    李世民点点头。

    “你说的不错,是有很多人在经营盐铁,可他们出于利益或者说是产量的原因,价格并不低。

    这是一个重要的财富来源。

    赵国公府大半钱财都是出自钢铁,食盐倒是经营的不多。

    你也知道因为你母亲的原因,朕将武器装备的生产一半交给了赵国公府。

    这几年朝廷富足,开始逐渐为边军和禁军更换装备,赵国公府可没少赚钱。”

    “可是这跟十弟有盐铁有什么关系,阿耶说的是十弟前抢夺这笔生意?”

    李承乾还是不解。

    李世民再次点头:

    “不错,就是他怕老十抢夺这笔生意。、

    或者说他怕老十抢占整个大唐的盐铁生意。”

    “这不可能,盐铁产量有限,就算十弟手里有盐铁也不过是跟占据一定份额,

    可如何抢占全国的盐铁生意?

    而且阿耶也说了,有母亲这层关系,就算是稍微贵上一些,也还是要让赵国公来做的。”

    李承乾立刻摇头否决。全国盐铁供应量非常大,武器装备只是一部分,百姓家中的刀,农具,还有一些工具等等都是需要用到铁的。

    朝廷还只是管制,并非禁用。

    “那如果价格差距甚大呢?”李世民含笑问道。

    “还请阿耶解惑。”李承乾行礼求教。

    “老十手里有盐铁,有很多很多盐铁。而且材质也要比赵国公府上的好。

    如果老十的铁投入朝廷,价格相差很大的情况下,朝臣们也会选择用老十的钢铁。

    你要知道,老十有这个魄力,为了报复哪怕是赔钱也在所不惜,到时候长孙家必定大受损失。

    这个损失长孙无忌可承受不起。”

    李世民解释道。这件事李慎早就跟李世民说过,辽东道被李慎私自占有了好几个露天大铁矿。

    这个逆子害怕暴露,还特地将成品运到临海地区隐藏,以为别人不知道。

    李世民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十弟,阿耶说的是真的?”李承乾看向李慎问道。

    “这个...算...算是吧,就有一点点多。”李慎捏了一个小小的动作。

    “那你有多少盐铁?”李承乾赶紧询问。

    “嗯....钢铁没有多少,都运去了倭国建造城池,剩下的生铁估计打造十几万人的武器应该够了。

    不过这些生铁小弟还有用处,小弟还打算建造别的东西。”

    李慎犹豫了一下后,小心翼翼的说道。

    辽东道,后世称之为钢铁之都,那里有全世界最大的铁矿,整个铁矿储存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李慎私自占有的还是一些非常好开采的铁矿,李慎估计自己开采一百年都采不完。

    “真的有这么多?”李承乾震惊无比,可以打造十几万人的武器储存量何其庞大。

    李慎怎么会有这么多铁呢?

    李慎连连点头:

    “大哥,那个地方可称之为国之重地,铁矿遍地都是,希望大哥能够重视起来,

    不要随便派一个人去镇守,若是被人占据后患无穷。”

    打仗需要钱,但是有钱也是要买武器装备和粮食,辽东道这两样都有。

    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组织几十万大军一点都不是问题。

    他这也是在提醒李承乾辽东的重要性。

    李承乾陷入了沉思,他完全没有想到辽东道居然这么重要,他没有怀疑李慎的话。

    李慎的眼光非常独到,这些年来一件件的事情都证实了这一点。

    既然李慎说那地方重要,那就一定有非常高的价值。

    就连一旁的李世民也眯起眼睛。

    当初攻打高句丽其实大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彰显大唐的强大,和超越隋炀帝的心思。

    毕竟隋炀帝百万大军三攻高句丽而不得,自己打下来就是超越千人,丰功伟绩。

    至于高句丽那个地方,地处严寒之地,每年冬季四五个月,李世民没觉得那个地方有什么好,蛮夷之地罢了。

    现在看来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老十,你觉得辽东道很重要?”李世民郑重的问道。

    李慎同样郑重的点头:

    “阿耶,辽东道非常重要,那里不但有很多的铁矿可以炼铁制造武器装备,

    且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虽然不是一年两熟,可那里地处平原,能够耕种的地方非常多。

    足可以满足几十万人的口粮。

    若是被人占据,暗中发展,组建起来一直军队完全有可能。”

    那里可是出过不少名人呢。

    “高明,辽东道如今是谁在镇守?”

    李世民闻言询问李承乾。

    “回阿耶,是魏哲将军。”李承乾连忙回答。这个魏哲就是当初跟随他去攻打高句丽的一个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