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枪气素霓生 > 第165章 传檄定青州

第165章 传檄定青州(1/2)

    承光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晚,镇北大将军张崇义率部击溃范进刑水大营八万大军,斩首一万七千余人,水淹、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张崇义率领步骑不眠不休地追杀逃兵,斩杀兖州四品以上知名大将五人。

    代替范进镇守刑水大营的主帅、安北将军、定陶郡守常烈死于乱箭穿心。

    东北营主将、中坚将军李向南死于床弩之下。

    东南营主将、左军将军何甫死于张崇义破斧枪下。

    兖州残余的两万人马狼狈逃回陈留城,刑水三座大营一应器械粮饷完好无损地落入张崇义之手。

    承光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上午,兖州大都督范进亲率大军猛攻济南城,在付出八千多饶惨重代价后,终于破城而入。

    济南郡尉季大甫率领三千名残兵,在仓促集结的五千保甲士兵协助下,步步为营阻击范进的进城脚步。

    下午尚修竹六千精骑突然杀出,疯狂冲击范进大军的后翼。

    范进误判形势,以为幽州一万二千精骑全部杀到,仓皇率军撤出济南城,丢弃一应辎重物资轻装逃向泰山郡,虽然破城却一无所获,只留下了一万多具尸体。

    尚修竹率领精骑一路袭扰追杀,五歼灭兖州三千余人。

    不过范进统率的精锐的确非同可,虽是一路撤退,却湍极有章法,甚至对尚修竹的骑兵造成了一定规模的杀伤。

    兖州大都督范进迫于无奈放弃琅琊郡,率领残部退守东海郡,沿着泰山东海一线布防。

    尚修竹只得被迫撤回济南郡。

    承光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大获全胜的张崇义听从杨千钟的谏言,没有狂飙突进继续攻打东郡,而是领兵徐徐撤出兖州,返回济南郡休整。

    承光十三年九月初四,冀州清河郡郡守裴怀盛举城投降张崇义。

    承光十三年九月初七,镇北大将军张崇义携着大破兖州兵的余威,传檄千盛、北海、胶东、东莱四郡叛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胁之以兵,命令所有叛军十五内停止烧杀劫掠,开门投降,负隅顽抗者,一律处死。

    四郡叛军闻讯弃城,四散作鸟兽奔逃,张崇义大军兵不血刃地开进胶东四郡,人称“传檄定青州”。

    青州六郡全部纳入张崇义的麾下,此役张崇义名震下,一跃成为当世最大诸侯,与范进廉斩金海潮等人并世称雄。

    承光十三年九月十八日,张崇义大军进驻临淄的青州将军府。

    青州将军府可谓金碧辉煌,府里遍地都是亭台楼阁,雕栏玉砌极尽奢华,犹如人间仙境,装饰远胜镇北大将军府。

    可喜的是,经过叛军长达数月的袭掠,府里一应金银珠宝、陶瓷古董、珊瑚玉器、名贵书画或被席卷一空,或被打砸殆尽,但是亭台楼阁算是完完整整地保留下来了。

    胶东四郡在叛军的摧残蹂躏下,百姓死伤逃亡过半,两百多万人口所剩不足一百万,半数以上县镇渺无人烟,郡县衙署付之一炬,广袤沃土沦为丘墟,苍茫大地满目疮痍。

    秋风萧瑟中,枯黄原野上,远处稀稀疏疏的村落里,仅有的几条炊烟无力地随风摇曳,一只只老鸦嘎嘎嘎的哀鸣,仿佛在为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默哀。

    枯藤,老树,昏鸦,桥,流水,唯独没有人家。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杨千钟遥望着凄凉的风景,不无伤感的吟诵着诗词,马鞭一指前方,喟然道:“山河破碎,黎民倒悬,将军,重建青州任重而道远。”

    张崇义心情沉郁,半没有开口话。

    他们一行人纵马离开临淄城,一路行来所见之处,累累白骨多于行人,衰草枯杨多于五谷菜蔬,活脱脱就是个修罗场。

    张崇义惨然道:“杨先生,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张家一直梦想着逐鹿中原,逐鹿中原就意味着一场场血战,一场血战过后就是亿万生灵涂炭,无数百姓遭殃,我们是不是错了?”

    杨千钟正色道:“大将军切不可有这般念头,生灵涂炭,百姓遭殃,非大将军之过,而是大旗朝廷昏庸腐朽,贪官污吏横征暴敛,老百姓早已是苟延残喘,朝不保夕。

    就算我们不发兵,青州兵就不会作乱么?范进就不会打兖州么?廉斩就不打南阳、汝南么?凉州就不会内讧么?

    要是没有大将军为百姓遮风挡雨,不知还有多少百姓要冻死饿死。

    大将军,你于下有功无过,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张崇义默然良久,眼中大有悲悯,长鞭挥舞,郁郁寡欢地拍马回城,此后数月忙于战后重建,无暇他顾。

    承光十三年九月二十三,缠绵病榻数月的大将军金淳中病逝于永安城,卒年六十四岁。

    金淳中大厦倾覆后,金家势力一夜间土崩瓦解。

    金淳中头号心腹、城卫军大都督戚北山背叛金家,悄然改换门庭向当朝丞相韩云山宣誓效忠。

    九月二十五日,丞相韩云山污蔑金淳中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