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枪气素霓生 > 第219章 中元大乱

第219章 中元大乱(1/2)

    和平时期,战争是转瞬即逝的璀璨烟火。

    战争时期,和平就是初开便败的刹那昙花。

    永和二年的太平时光在七月间宣告结束。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传中的鬼节,或许是近几年的战事害死了太多无辜者,枉死者的怨恨化入空气中,这一年的七月赫赫炎炎。

    七月流火,流淌的真是火焰,火焰在永安城熊熊燃烧。

    大将军金淳中之子金不换偷偷潜入京城,煽动不满韩家的城卫军旧部作乱,一万多城卫军猛烈攻打韩府,韩家的敌对势力纷纷趁火打劫,大肆攻伐韩家的扈从府邸。

    无数叛军在永安城里大发淫威,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残酷屠戮无辜百姓。

    韩云山韩云海兄弟仓促调兵遣将,派遣剩余的城卫军和御林军平叛,不料城卫军临阵倒戈,悍然打开韩府大门,迎接叛军入内血洗韩府。

    韩云山韩云海在心腹的保护下,挟持着皇帝李虎贲逃出京城,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阖府男女老少俱死于叛军之手,妻妾女眷惨遭叛军凌辱致死,死后被扒光衣服悬挂在城门上示众。

    中元之乱持续数日,一座座府邸化为灰烬,一颗颗人头悄然落地,无数官民死于混乱中,永安城化为尸横遍野的酆都鬼城。

    永和二年七月二十五,邺城,凉风习习的镇北大将军府,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客三十多岁,穿着粗布葛衣,头戴草帽,牵着瘦骨嶙峋的黑马,一身风尘仆仆,踉踉跄跄地踏上白玉台阶,向门房递交一份拜帖,言辞恳切拜见镇北大将军张崇义。

    正在书房批阅公文的张崇义,接到拜帖后吃惊不,连忙让门房请那人进来,捻着拜帖怔怔入神。

    很快,持刀引着那人进入书房。

    那人走路时脚步虚浮,脸上神色疲惫,不急不缓地拜倒在地,沙哑着嗓子道:“末将潼关副将徐霖,拜见齐王。”

    张崇义当初未拜受大旗朝廷的册封,对内始终称镇北大将军,齐王毕竟是朝廷明文诏令所授,别人可以不认,大旗朝廷的官员当然要认。

    他不动声色地挥了挥手,平静道:“徐将军请起。听陈部魁八万大军正在攻打潼关,徐将军不在潼关协助薛将军御敌,为何跋山涉水跑到邺城来见我?”

    徐霖脸色微微扭曲,刚要站直身子,双脚忽地发软,砰的一声摔在地上。

    张崇义微微一怔,连忙离座而起,示意持刀持枪赶紧将他扶起来,讶异道:“徐将军莫非是有伤在身?快,扶徐将军坐下。”

    持刀持枪急忙上前将他扶起,让他斜靠在旁边的椅子上,徐霖半才喘过气。

    张崇义仔细打量,发现他眼中布满血丝,神色极为疲倦,吩咐迎春赶紧去端一碗药膳过来。

    徐霖歇了片刻,身子微微前倾,惨然道:“多谢王爷。末将四前离开潼关,纵马狂奔了三三夜,昼夜不停地赶路,掏空了身体,失礼之处,还望王爷见谅。”

    迎春很快就端来一碗药粥,心翼翼地递到徐霖手里。

    他双手微微发抖,艰难地接过药粥,一顿狼吞虎咽吃光药粥,还不忘舔了舔嘴唇,显然是意犹未尽。

    张崇义见他的确是饥肠辘辘,身体虚弱,让迎春再装大碗过来,让他一次性吃个饱。

    徐霖颇为羞赧的道谢,尴尬道:“让王爷见笑了。”

    他喝完一碗粥后,补充了一些营养,精神眼见健旺了许多,话的中气也比刚才足了几分。

    张崇义见他恢复了一些体力,缓缓地坐回太师椅,饶有兴趣地直视着徐霖道:“徐将军这般不顾性命地赶来邺城,所为何事?”

    徐霖手脚有了力气,双手撑着椅子站起来,轻轻从腰间的布袋里掏出一份做工精致的绢纸,双手捧着,高高举起,抬高声音道:

    “末将受潼关将军薛焉所托,前来献城,薛将军愿将潼关献于王爷,请王爷派兵救援潼关。”

    张崇义虎躯微震,直勾勾盯着徐霖。

    持刀跨前一步,从他手里接过绢纸,呈给张崇义。

    张崇义心神激荡,颤巍巍地拿起绢纸,果然是潼关将军薛焉的手书,上面盖着潼关将军印鉴。

    内容与徐霖所述一致,是久闻张崇义仁义英武,愿意将潼关献出,请张崇义火速派兵接管潼关,拯救潼关上下官兵。

    张崇义心潮澎湃,将绢纸平铺在书桌上,用镇纸压住反复观摩几次,沉声道:

    “徐将军,如今陈部魁大军正在全力攻打潼关,薛将军为何不直接向范进请降?反而兴师动众,派你远赴千里来找本将军?”

    徐霖深吸一口气,面露苦痛神情,用沙哑的声音道:“范进此人残暴不仁,邪恶歹毒,兵锋所过之处,动不动就是杀烧抢掠,生灵涂炭,黎民倒悬。

    去年河南郡弘农郡落入他的手里,官兵全部被杀,百姓死于非命者不计其数。

    王爷心怀仁义,军纪森严,与民秋毫无犯,如今冀州青州在王爷治下可谓政清人和,老百姓过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