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顾如秉采取了一系列隐秘的措施。
他不仅大大增加了面向曹军方向的明哨暗探,严密监视曹操的一举一动,更分出了一部分精干人手,由绝对信任的心腹统领,暗中盯紧了周瑜那五千部众的营区。
他们的日常操练、物资领取、人员出入,甚至是一些看似无意的与当地人的接触,都被详细记录,汇总到顾如秉的案头。
他在提防任何可能向外传递情报的迹象,确保孙坚这双“眼睛”和这只“手”,不会在关键时刻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在顾如秉的推算中,孙坚的目标无非是左右逢源,火中取栗,维持其割据地位。
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如今的孙坚,在蓬莱那难以抗拒的力量和诱惑下,所图谋的,或许远比他认为的更大、更危险!
与此同时,十里之外的曹军大营,气氛则与新都的紧张警惕截然不同,那是一种近乎死寂的压抑和恐慌。
中军大帐内,烛火跳动,映照着曹操那张阴郁得几乎要滴出水来的脸。下方,夏侯惇、曹仁、张郃、徐晃等一众将领垂首肃立,连大气都不敢喘。
白日里攻城失利,损兵折将,更糟糕的是……那位被视为“杀手锏”的蓬莱仙师童飞,自从追杀顾如秉进入那片山峦后,便如同人间蒸发,再无音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童飞展现出的力量,早已超出了他们对“人”的认知,那是近乎鬼神般的存在。
如今连这样的人都可能折在了顾如秉手里,这给曹军上下带来的心理冲击是毁灭性的。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曹操猛地将手中的军报摔在地上,声音嘶哑,带着一种压抑到极致的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数万大军,竟攻不下一座残破之城!还要倚仗……倚仗外力!”
他终究没敢直接说出“蓬莱”二字,仿佛那是一个禁忌。
他对蓬莱,感情极其复杂。既深深忌惮其诡异莫测、视人命如草芥的行事风格,深知与虎谋皮的危险;但在内心深处,他又不得不承认,自己一直在隐隐依赖着这股超然的力量。
无论是之前于吉的迷雾大阵,还是童飞那恐怖的个人实力,都曾是他寄予厚望、用以打破僵局的关键。
童飞下落不明,如同阴云般笼罩在曹操心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他绝不甘心就这样失去一个如此重要的助力,更无法忍受那种未知带来的煎熬。
他当即派遣出大量精锐斥候与搜索小队,如同梳篦般在新都城周围,尤其是顾如秉撤退方向的山峦地带进行拉网式搜查,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痕迹。
然而,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搜索队伍带回的消息令人沮丧。
他们没有发现任何关于童飞的明确踪迹,没有尸体,没有遗留的物件,甚至连一场像样战斗后应该留下的、属于童飞那个层次的力量痕迹都几乎没有。
这种“干净”反而让曹操心中那点侥幸的火焰渐渐熄灭——要么童飞已经在那场恐怖的爆炸中尸骨无存,要么就是他身负难以想象的重伤,以某种秘法远遁,根本无法联络。
当搜索队最终找到那座被炸得矮了一截、山石崩塌、一片狼藉的山峰时,曹操亲自在精锐护卫下赶到现场。
站在那片仿佛被天雷轰击过的山顶,脚下是碎裂的巨石和翻涌的焦土,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火药与某种奇异能量混合的刺鼻气味。
一些崩裂的岩石上,沾染着已然发黑、但依稀可辨的暗红色血迹,那血迹分布的范围和形态,绝非寻常伤势所能造成。
曹操蹲下身,抓起一把混杂着血痂的焦土,手指微微颤抖。
他环顾这片如同炼狱般的战场,脑海中几乎能还原出当时惨烈的景象——顾如秉定然是设下了极其歹毒且威力巨大的陷阱,引童飞至此,然后……他不敢再细想下去。
“纵然未死……也必是元气大伤,短期内绝无再战之力了。”
曹操缓缓站起身,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心中最后一丝幻想也彻底破灭。失去了童飞,意味着他失去了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失去了打破与顾如秉僵局的最大依仗。
“传令!”
曹操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的沙哑,在山风中传开。
“各部即刻收缩防线,放弃外围一些不必要的据点,兵力向新都正面主战场及几个关键支撑点集中!加固营垒,深挖壕沟,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擅自出战!”
他必须稳住阵脚,防止顾如秉趁势反击。
同时,他的目光投向了后方——绵竹关!
“另外,”曹操看向负责后勤与后方防卫的将领,语气异常严肃。
“立刻从预备队中,再抽调五千精锐,火速增援绵竹关!告诉守关主将,给他的命令只有一个——死守!哪怕顾如秉的兵马在关下骂破了天,哪怕他们只有几十个人,也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