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环顾帐内,张郃、钟会等将领皆在前线指挥,不敢轻离;关羽、张飞等顶尖战力需要坐镇中军,防备可能出现的意外。
姜维、郭淮虽可用,但兵力有限……最关键的是,他自己手中的总兵力,经过连番消耗,虽得到补充,但也仅仅维持在数万之众,与曹操相比并不占优势。
“分兵……”
顾如秉的手指轻轻敲打着地图,眉头紧锁。
“若此时分兵,主力必然削弱。
曹操用兵老辣,焉知这不是他故意露出的破绽,诱我分兵,而后集中力量猛攻我主力?一旦主力有失,纵然夺得几处空营,亦是得不偿失。”
他想起曹操以往的狡诈,想起那神出鬼没、至今下落不明的童飞,心中那份警惕便压过了出击的冲动。
后方诸葛亮承诺的援军和更多的新兵尚未抵达,此刻他手中的每一分力量都无比珍贵,绝不能行险。
“传令各部,严守阵地,稳步推进,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擅自出击,更不得分兵贪功!”
顾如秉最终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严密监视这些空虚区域,若有异动,立刻来报!”
于是,尽管机会诱人,顾如秉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策略,眼睁睁看着那些近乎不设防的区域,如同棋盘上的死子,暂时搁置在那里。
他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与曹操主力的正面较量上。
就在益州战事陷入一种诡异的僵持与消耗之际,关于凉州的情报,终于如同迟到的信鸽,穿过重重关山,陆续送到了顾如秉的手中。
起初,情报并不算太惊人,只是提及凉州边境乃至境内,出现了一些身份不明的骑兵队伍,活动日益频繁,规模似乎也在不断扩大。
他们行踪飘忽,时而聚集,时而分散,今天还在甲地劫掠商队,明天就可能出现在数百里外的乙地袭击哨所,其目的令人费解。
顾如秉初时并未太过在意,对周瑜的提醒也只是姑妄听之。
他依然认为这很可能是羌族那位公主殿下,为了策应自己而在后方进行的牵制作战,只是方式较为隐蔽。
然而,随着更多细节的汇总,情况开始变得不对劲。
一份来自凉州本土守将的紧急军报引起了顾如秉的注意。报告中详细描述了一次与不明骑兵的遭遇战。
这支骑兵约五百人,装备并非羌族常见的皮甲弯刀,而是制式更接近汉军但却有明显差异的轻甲与长矛,马匹也格外雄健。
他们的战术风格极其诡异,进攻时如同狂风暴雨,撤退时却又如水银泻地,丝毫不恋战。
而且极其擅长利用地形设伏和远程骚扰,其配合默契程度与战术素养,远非寻常羌族部落骑兵所能比拟。守将甚至在报告中心有余悸地写道。
“……其来去如风,战法刁钻,迥异羌胡,末将与之周旋旬月,竟未能摸清其主力所在与真实意图,恍如与鬼魅作战……”
“战术风格迥异……目的不明……”
顾如秉看着这份报告,眉头渐渐锁紧。
如果真是羌族公主的人马,为何行事风格与已知的羌族部落截然不同?
而且,这些骑兵活动的区域,与已知的几个大型羌族部落的传统牧场和势力范围,几乎没有重迭!
周瑜之前的提醒,如同警钟再次在他耳边敲响。
而真正让他感到脊背发凉的,是紧随其后送达的另一份绝密情报。
这份情报来自他早已派往蓬莱仙岛附近、负责监视的眼线。
情报的内容言简意赅,却足以让顾如秉瞬间汗毛倒竖。
“目标岛屿确认空置,楼阁积尘,未见任何蓬莱门人活动迹象。
然,我等于撤回途中,奉命潜入凉州境内探查,在武威郡以北荒漠边缘,意外发现于吉、左慈踪迹!二人似与一股不明骑兵有所接触,行踪诡秘,旋即消失。”
“于吉!左慈!”
顾如秉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手中的绢布被他攥得紧紧皱起!
蓬莱的人消失了,他原本以为是被自己的火药吓退,暂时隐匿。
他甚至为此暗暗松了一口气。
可现在,眼线竟然在凉州境内,同时发现了于吉和左慈这两位蓬莱核心人物的踪迹!
联想到凉州境内那些行踪诡秘、战术风格迥异、目的不明的骑兵……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了顾如秉脑海中的迷雾!
那些骑兵……那些让凉州守将感到如同“鬼魅”的骑兵……根本不是羌族公主的人马!
他们的背后,很可能站着的就是——蓬莱!
“蓬莱……放弃海外仙岛,潜入凉州……勾结甚至掌控了一支精锐骑兵……他们想干什么?”
顾如秉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一个他之前从未深思,或者说不敢深思的可能性,此刻无比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
孙坚与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