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代替拓跋蛮阿。”
“暂理朝政。”
那几个字说出口的瞬间,屋内的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
拓跋燕回没有避开他的目光。
她只是轻轻吸了口气,声音极稳。
“国公果然厉害。”
“正是。”
清国公缓缓点头。
那一刻,他的眉眼间的笑意更深,却不是温和的笑。
而是一种老将重见战场的笑,一种知晓危险却仍要前行的笑。
“好。”
他轻声道。
“老夫早就说过,若大疆真要亡,也该亡在刀口上,不该烂在庙堂里。”
“你既有这胆子,有这心思,就该有人替你撑起那一面旗。”
他伸手,在几案上缓缓一拍。
“今日内。”
“只要拓跋蛮阿叛国的消息,彻底让朝臣们知道。”
“你的机会,就来了。”
拓跋燕回微微一怔。
她原以为,这老将会犹豫。
会顾虑再起。
会让她去自己想办法。
可他没有。
他几乎没有任何迟疑。
他一开口,就直接点破关键所在。
清国公看着她的神情,淡淡道:
“我活到这把年纪,朝中那帮人我都看透了。”
“他们的胆小与贪生,早已写在脸上。”
“你不必劝他们,他们自己会往你那边靠。”
他冷笑一声。
“只要一听到‘叛国’两个字,他们就会立刻明白——局势又要变了。”
“而他们,最怕的,就是被局势遗弃。”
他说到这里,抬起手,指向那封信。
“这位奇人,倒真是好手段。”
“若真按这信中的部署推进,一旦拓跋蛮阿的罪名坐实,大汗那边还没反应过来,朝中就要先乱。”
“朝中一乱,所有旧臣都会本能地去找个可以依附的人。”
“到那时候——”
他看着拓跋燕回,声音低沉。
“你,就是他们能看见的唯一‘方向’。”
“我老了。”
他叹息一声,却带着笑意。
“可老骨头总还要发挥点用处。”
“放心吧。”
“我虽然早不理朝政,但我那一张嘴,还是有人听的。”
“明日早朝之前,我会让那些还未完全投靠拓跋努尔的老臣,知道该往哪站。”
“你要的声势,我给你。”
拓跋燕回静静地听着,目光越来越深。
“国公这是……”
“这是准备再回朝堂了?”
清国公笑了。
那笑里带着一丝嘲讽,也带着一点久违的热血。
“哈哈。”
“老夫本不想再踏那摊浑水。”
“可这世道啊,总不让人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