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小村潜龙 > 第180章 京城太学府

第180章 京城太学府(1/2)

    杨长成和杨长财见杨府几兄弟都要留他们住到杨府来,也不好推辞。杨刚道:\"都是自家兄弟,就一起住也好,稍后和族长说一声就行了。\"

    \"刚哥,京城好玩的地方可多了,什么皇宫紫禁城,长城八达岭,穿城大运河,天坛,石花洞,龙泉寺,居庸关,龙门涧,银狐洞等等,刚哥若有兴趣,我带你去游个遍!\"杨成飞高兴道。

    \"京城胜景上百处,一个月内哪能玩得过来?就算天天去游玩也走不完啊。\"杨成至道。

    \"一个月游不完,不还有下一个月吗,过殿试后再去游呗。\"杨成飞道。

    \"是了,刚弟,殿试后有何打算?\"杨成辉道。

    \"以刚弟的文墨出众,得中状元不成问题,而中了状元景帝就会封官,哪里还有时间去游玩了。\"杨成忠道。

    \"是啊,当今皇帝虽然龙子没一个,公主倒是一大堆,刚弟中了状元后被招为驸马肯定是少不了的。\"杨成为道。

    \"京城胜景要游,招为附马就不必了,我来参加会试只是为了展现杨家文墨风采,并不求盛朝功名,殿试过后我还打算再在京城游历一段时间,然后就回南竹省老家一趟。\"杨刚道,太祖之约可不能忘了。

    \"刚弟非凡人之志向,我等兄弟岂能度量。\"杨成辉道。

    \"对了,京城除了景胜之外,修文方面还有哪些地方?\"杨刚问道。游玩景点还是其次,修文促武才是他的重点,京城是一国之都,文化底蕴最为深厚,修文的地方一定很多。

    \"要说修文最好,最大,最出名的地方莫过于京城,而京城文化最深厚的地方就非官办之太学府莫属了。\"杨成为道。

    \"是啊,我们都在太学府读书,不但我们,京城里所有的世大族的子女也都在太学府上学呢。\"杨成至道。

    \"太学府可大了,学子都有上万人,据说朝廷七成以上的官员都是太学府出身的。\"杨成飞道。

    \"听说太学府的教首就是当今光录大夫张子居,教者都是翰林院的人,如此底蕴,地方省州当然望尘莫及了。\"杨长成道。

    \"说到文修底蕴,不可不说太学府的藏书院,里面搜罗的藏书包罗万象,可以说是无书不有,知识面可深了。\"杨成辉道。

    \"哦,不知太学府藏书院如何才能进入?\"杨刚问道。

    藏书院正是杨刚必须涉猎之地,这段时间以来,杨刚文修都达不到预期,相应武功修为也进步缓慢。考中会元时,气海内的紫气是有了一点变化,笔架功七重三层有了进一步稳固,然这一年多以来提升速还是太慢了。上次在南竹省府学藏书阁浏览了一遍,气海内的紫气可增加了不少,以京城太学府深厚博大的底蕴,若能将这个藏书院的藏书浏览一遍,文修之气肯定可观,说不定笔架功七重三层的关口就会松动呢。

    \"太学府藏书院是不对外开放的,只有太学府的学子和教员才可以进入。不过藏书院只认证不认人,只要持有太学府学子证或教员证就可以进出藏书院了。\"杨成忠道。

    \"就是,我们几个太学府的学子都有学子证的。刚弟若想去浏览太学府里的藏书院,拿我们的学子证就可以进入了。\"杨成为道。

    原来这么方便,这个太学府对藏书院的管理方法与南竹省城府学的藏书阁管理方法应该是一样的。

    \"好,明天我们先去太学府藏书院看情况再说。\"杨刚道。

    第二天,众兄弟来到太学府,前两天这里刚举办了会试,学府还没有复学呢,不过学府藏书院已对学子正常开放,只是来浏览书院的学子较少而已。

    太学府藏书院在太学府的东面,占地三百丈,分为五座院落,每座院落由二十间二层楼房组成,整个藏书院周边用围墙围起,各院落之间有走廊相连,其间又少不了花圃,鱼池,假山,荫树之类,非常的幽静,每座院落按藏书种类分别书写标出院牌。藏书院总体只设一个大门和两个小侧门,大门上书写\"文修院\"三个大字,两侧一副对联,右联写的是\"识文断字唯我独尊\",左联写的是\"修书问事舍我其谁\"。杨刚心道,这个藏书院够霸道的。

    步入书院,迎面是\"成长院\",这个院落收藏的全是年制习文课书,从童生到府学各种科目都有,总有几十万册。这些书籍知识杨刚在南竹省城府学藏书阁已经看过,全部都印在了仙念之中。杨长成和杨长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