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姐夫帮你打天下 > 第1280章 虚张声势

第1280章 虚张声势(1/2)

    冯异递给他一卷竹简,《韩信阴符篇》,首页八个大字: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

    邓禹喃喃念两遍,似懂非懂。冯异又补一句:“明日我巡郑县粮道,你守营。敢出栅一步——”

    “就砍我腿!”邓禹抢答,拍着胸口,“我若再逞能,自绑荆条去洛阳!”

    冯异点头,却从袖中摸出另一物——半片驴耳朵,血迹已干。

    “日食时,你部下割的?”

    邓禹挠头干笑:“他们……想留纪念。”

    冯异把驴耳丢进火盆,“滋啦”焦臭,他盯着火光道:“将士重血气,更重军纪。再让兵逗驴玩,我就割人耳。”

    邓禹后背发凉,忙喝令:全军禁驴,违令者——割耳!

    当夜,三更。

    邓禹伏案苦读,竹简上的字像蝌蚪游来游去。读到“不可胜”三字,他忽然想起白天日食——太阳被遮,却终复出;兵败被辱,亦当复出。一念及此,头顶大包似乎没那么疼了。

    他取来白绢,提笔写下一行:

    “先守己,再破敌。”

    写罢,将白绢悬于帐顶,正对床榻。只要睁眼,就能看到这八个字——以及旁边空出的位置,等待下一胜的捷报。

    帐外,巡夜更鼓“咚咚”——像给少年将军的新一课,敲下节奏:

    稳住,稳住,再稳住。

    驴叫已远,日食已复,下一仗——

    他要让太阳永远不再被遮住。

    建武元年十月二十,夜漏三下,杜陵赤眉大营。

    黑脸大汉——名号“镰公”——正抱着酒坛骂娘:“冯异这厮,箭阵跟下雨似的,老子镰刀再长,也割不到云!”

    副将梁侯劝他:“哥,咱粮在郑县,离这儿七十里,万一被端,喝西北风?”

    镰公一瞪眼:“怕啥!郑县有‘赛孟尝’守着,汉军敢去,叫他有来无回!”

    话音未落,帐外“嗖——啪!”一支火箭钉在辕门,火苗“噼啪”窜上横匾,照出两个白灰大字:夺粮!

    镰公蹦起三尺高:“好嘛,说曹操曹操到!传令,全军救粮!”

    同一刻,郑县南十里,渭水故道。

    冯异披玄色斗篷,立马高坡,身后五千步骑静若石像。坡下是赤眉粮屯,连营七座,每座外挖壕沟,内筑土墙,火把错落,像一条发光的蜈蚣。

    部将王霸请战:“将军,敌众我寡,硬攻恐折人手。”

    冯异抬手,指指身后——

    二十辆“木牛车”被推上坡,车身蒙生牛皮,内藏硫磺、火硝、干柴,车顶立一排稻草人,身披赤眉红袍,月光下真假莫辨。

    “烧粮,不一定硬攻。”冯异淡淡道,“咱们给粮堆‘点火庆生’。”

    午夜,风起。

    冯异一声令下,木牛车被绳钩顺坡放,吱吱呀呀滑向敌营。驾车兵卒割断缆绳,就地一滚,隐入黑暗。车队借惯性直冲壕沟,“咣当”撞断吊桥,稻草人翻落车内,硫磺线被火星点燃,“嗤啦”窜出蓝火。

    守兵发现,大呼:“汉军偷营!”

    可冲出来一看:只有几辆“无人车”,车上“兵”歪头斜脑,动也不动,分明是草人。

    带队的赤眉校尉笑骂:“虚张声势!”

    一脚踹翻稻草人——

    “轰!”

    火硝被踹散,遇风即燃,瞬间引燃整车硫磺,“嘭”一声巨响,火柱蹿起三丈,燎到最近粮囤。粮囤盖的是干茅,见火即着,“噼里啪啦”像过年放鞭炮,一囤连一囤,眨眼烧红半边天。

    镰公带五千骑,星夜驰援。离郑县还有五里,忽听前方“轰隆”一声,地面塌陷,骑兵连人带马栽进暗沟——沟底插满削尖竹桩,人马俱伤,惨叫此起彼伏。

    冯异早在此候着,令旗一挥,两侧弩手起立,箭如暴雨。镰公臂上再中两矢,镰刀也扔了,被亲兵拖出沟,狼狈逃向杜陵。

    赤眉救粮军,自己先被“救”走一半。

    郑县七座粮营,被火卷走五座。剩下两座,守兵干脆弃营而逃,把未燃的粮车推入渭水,宁可泡烂也不给汉军。

    冯异并不追赶,命人掘开渭水故渠,引河水灌余火,防止蔓延百姓麦田。火光映水,红波荡漾,像给渭河系了一条燃烧的腰带。

    天亮,冯异入营查点。

    烧粮约四十万斛,得敌弃甲两千副,生擒赤眉粮官梁侯。

    梁侯被押到面前,脸色比灰还白,口口声声:“将军饶命,小人愿降!”

    冯异和颜悦色:“想活?简单——回杜陵,告诉镰公:粮没了,命还在。若想再要粮,拿人头换。”

    说罢,亲自松绑,赠一匹瘦马,放梁侯南去。

    王霸不解:“将军,何不杀之立威?”

    冯异笑:“放他,比杀他有用。赤眉闻粮被焚,军心必乱;再闻粮官被纵,将帅必互疑。疑则生隙,隙可乘也。”

    同日午后,霸陵汉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