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赛博狂乱 > 第254章 高山

第254章 高山(2/3)

主义。

    他们就只在乎自己的服务哪怕一分都不能贱价,自己的收入哪怕一毛都不能降低,民族?国家?社会?这些与他们何干?生产力的发展?全民族的共同伟大?人类物质的极大丰富?乌托邦?这些又与他们何益?”

    (其实我写一半突然发现这里其实还是写印度比较好,因为棒子的医师协会理论上来说不是工团,他们特码的是行会啊……我脑子一下子蒙住了。工团是政治组织,行会是经济组织,人家本来也不关心什么主义就关心自己的钱袋子。卧槽,这下尴尬了……

    但……讲道理棒子这一例子和印度感觉也差不多,都是给工人贵族求福利的典范,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大火就将就着理解一下吧,我真的懒得重写了……)

    (这里只主要讨论了一个问题,但其实西方工团问题还挺多,还有包括官僚主义——高层与基层工人脱节、

    腐败问题——被资本反向渗透统战,例如英国工党首相受贿,作为建制派工团在政府内部的盟友,不仅政策上居然和保守党几乎一模一样,还家里别墅豪车,真牛逼、

    山头主义——这个问题比较普遍,法国总工会历史就是生动的例子,包括苏和不丹游击队,以及我们的逸仙先生带领下的北伐军也一样,内部山头林立,各种各样不同的‘主义’互相倾轧,互开左籍。

    诸如此类,在这就不一一论述。)

    虽然是久远之前自己挥笔着下的拙作,但看起来军官对于自己的作品依旧是印象深刻,甚至于在这话语描述之间仿佛还又回想起来了在自己看见了这些数据资料之时内心之中油然升腾而起了的愤慨,再将这浓浓的怒气融入了自己此刻对身旁丹尼斯的言语叙述当中去,让这整一段话语都显得是那么样的感染力十足。

    然而感染力强却也并不代表着就能够完全地解答丹尼斯胸中疑惑,便只听其口中紧接着又是一问问出:

    “那,你们所理解当中的‘主义’,或者说你们觉得的一个完美的社会,他又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应该是如何运行的呢?”

    只是丹尼斯再开口的这一问问的也着实是过于深刻了些,直接就问到了军官自己也不甚了解的盲区,令其脑内思索再三求不得一个答案之后也就只能诚实的对着身旁的丹尼斯回复着:

    “不知道。”

    “不知道?”

    而这样诚实的回复丹尼斯自然是不买账,他也实在是没料到自己身边跟自己夸夸其谈着的这么个军官说了半天,居然连自己所追求的究竟是些什么都不明白:

    “所以你在这叭叭半天你连你这所谓‘主义’最终追求的那个‘乌托邦’到底长着个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呵……我还以为你是什么董哥呢,原来又是个口水英雄,真特码的牛逼。”

    再听这接连而来了的讽刺话音,又给军官给逼上了风口,若是这会的军官不能再掏出来一点值得信服的东西能够重新赢得身旁丹尼斯的认可,那么这先前的许多口水无一例外那恐怕就得全都白费:

    “是,我其实也就只是半桶水的地步,所以我才能够说我不知道。

    如果我真就只懂了点皮毛的话,那我大可以直接告诉你我们的最终社会就是一个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所有人民的生活所需全都按需分配,所有人都主动参与劳动配合默契的社会了。

    但我真的了解一点,了解了一点分工合作,了解了一些市场交换,了解了一些科技进展,又了解了一些现实存在的物理桎梏,所以我才能够跟你说我不了解。”

    那个真正理想化了的社会又岂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全面概括了的?恐怕任何了解过同志们在现实工作之中所遭遇到的困难的人都不可能觉得未来的终极社会就会是那样的简单。

    毕竟马克思就算再怎么伟大,他也就只是起了个头,定了个纲要,并不代表着他已经将未来的路都已经全部搭建好了。

    就像马克思并没有看见未来的第三第四次工业革命,没有看见俄联邦的成立,列宁主义的诞生一样,马克思在世时同样也没有预料到阶级的重叠,一个人既可以是企业雇佣的劳动者,又可以是持有基金债券的食利者,甚至还可以同时是出租土地的“地主”,人民收入的多元化也在不停地冲击着古典的阶级对立理论。

    而这些所有的新变化的出现则进一步倒逼着“主义”的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也不再可能有人能够准确地描述出来那个完美的乌托邦究竟将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在所有人类同胞的面前。

    人们唯一能够确信的是,未来的那个乌托邦必然会是个抛弃了资本生产形式,生产力极大发展,且人人都已经满足了物质与精神需求,并且已经开始追求个人实现了的“桃源乡”。

    除此之外,未来的世界究竟还有没有“政府”这一存在?

    未来的世界还需要“民族”这一概念嘛?

    未来用于代替了资本生产组织形式的生产组织形式究竟长着一张什么样的脸孔?

    那个马克思预言当中消灭了商品经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