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 第656章 贪生怕死了?

第656章 贪生怕死了?(2/3)

刀柄缀着的七串人牙在晨风中叮当作响。

    \"长生天的猎场开了!\"

    千夫长豁尔赤用蒙古话狂吼。

    两千轻骑如蝗群漫过土墙,他们刻意保留着游猎传统:半数人擎着缀满骷髅的苏鲁锭长矛,半数人张开的角弓上搭着特制箭矢——箭簇用生铁铸成狼牙形状,中空的血槽里灌着马粪熬制的毒浆。

    铁匠铺的木门是被整面踹飞的。赵四海抡起烧红的铁钳戳向来人,却听见\"滋啦\"一声,铁钳竟被蒙骑的牛皮重甲弹开。

    这个满脸刺青的百夫长咧开嘴,露出镶着金牙的犬齿,反手用刀背敲碎老铁匠的膝盖。当赵四海跪倒在砧板前时,他看见自己打造的镰刀正被用来勾住儿媳的锁骨——那个刚出月子的女人被四把镰刀钉在夯土墙上,婴儿的襁褓被长矛挑着在骑兵间抛接,最终落进燃烧的炭炉。

    十四岁的少女阿云,被十几个蒙古人糟蹋了。

    如行尸走肉般失去灵魂的阿云,被三个蒙骑按在碾槽里,粗麻裙裾早已化作碎布。

    这些畜牲用马鬃绳扎紧少女脚踝,倒吊在转动的木轮上。当阿云的额头第七次撞向石碾时,某个百夫长掷出套马索精准缠住她的脖颈。疾驰的战马瞬间将人体撕成两截,肠脏挂在车轴上随着水流打转,把整条溪流染成粉红色。

    村里孕妇金花的惨叫盖过了所有声音。

    一个百人队发现了磨坊,领头者用契丹话呼喝着什么,突然拽过躲在经幡后的孕妇——那是临盆在即的妇女,蒙古人用马鬃捆住她浮肿的双脚,倒吊在碾麦的石磙上取乐。

    最年长的蒙骑下马走近,腰间挂着的可不是寻常匕首,而是镶着绿松石的割肉小刀。这种祖传三代的工具本该用于宰杀羔羊,此刻却沿着孕妇的肚脐缓缓划开。

    当血淋淋的胎儿掉进麦糠堆时,整个百人队爆发出围猎棕熊时的呼哨声。有人用长矛挑起这团温热的血肉,绕着燃烧的粮仓纵马狂奔。

    这个临盆在即的妇人,被拖到村祠前,蒙骑们用弯刀剖开她的肚皮不是出于杀戮,而是为了验证草原巫医的预言——若胎儿手握胎盘出生,便是大军屠城的吉兆。

    当血淋淋的男婴被掏出子宫时,百户长赤亲手掰开蜷缩的手指,用匕首割下那块紫红色的胞衣高举过头顶。骑兵们立刻以刀击盾发出狼嚎,他们相信这团血肉能带来战运。

    屠杀进行到辰时,村里的榆树上已经挂满人皮。

    蒙骑在平民的脖子上系了串铃铛,只要鼓声间断,十步外的弓箭手,就会射穿平民胸膛。

    正午时分,蒙骑开始最后的\"清场\"。他们将幸存者驱赶到打谷场,用浸透盐水的马鞭抽打着百姓。

    千夫长端坐在谷堆顶端,脚下踩着三颗插满铁钉的孩童头颅,当最后一个村民被战马分尸后,蒙骑们突然安静下来。

    每个蒙古骑兵的成人礼,都需要凑足五对\"活眼珠\"。

    未时三刻,河湾村只剩下两种声音:秃鹫啄食内脏的\"噗嗤\"声,以及火舌舔舐梁柱的\"噼啪\"声。蒙骑们带走足够的粮食,这是接下来入侵大雍的寒冬行军粮。

    子夜,一场冷雨浇灭了余烬。

    死尸的头颅,在积水坑里浮沉,被泡发的面容依稀可辨生前的惊恐。

    在村东头的焦土下,唯一的私塾先生,死在学堂门口,烧融的右臂与《礼记》竹简焊成焦黑的指骨仍保持着握卷的姿势。

    风穿过千疮百孔的村落,发出类似骨笛的悲鸣。

    …………

    “这位小公公,只让贾侍读一个人过去吗?还是………”

    小太监认得出陈耀祖,道:“跟平常的大朝议一样,请诸位大人一起去。”

    小太监走后,林景行小声道:“紧急军情?不会是蒙古人来了吧?朝廷刚通知大伙,收拾行李,准备回京。”

    陈庄水儿道:“蒙古骑兵很凶残,他们如果来了,咱们是不是就要被困在承德行宫了。”

    平时娘娘腔的陈耀祖,倒是很让人意外,很有男子汉气概的道:“怕什么?蒙古骑兵也是人,咱们随扈禁军是最精锐的,差不多三万人,这里是咱们大雍境内,只要守住几日,各地勤王军队,很快就来了。”

    …………

    大殿,皇上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随扈的两位内阁大学士,六部大臣,勋贵,四皇子,还有翰林院的文官全都来了。

    贾环还见到了郑玄,他举荐郑玄做六科的给事中。

    皇上任命了郑玄为六科中的吏部给事中,一个月前,已经从京城赶来承德行宫。

    前方军情,蒙古人的十几万大军正在居庸关外六十多里的地方,与胡辽两国联军对峙。

    蒙古人分了一万多士兵,守住居庸关外,防止大雍朝军队援助胡辽两国。

    昨日,有一支六千人的蒙古骑兵,翻山越岭,侵入大雍境内,屠杀了三个村庄。

    入大雍境内后,这六千骑兵分兵两路,直奔承德行宫而来。

    等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