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 > 第688章 兖州现状

第688章 兖州现状(1/2)

    豫州西南部,一处隐秘的山谷营寨内,气氛凝重。

    三位首领——刘辟、龚都、黄邵围着一张简陋的兖州地图,眉头紧锁。

    摇曳的油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投在粗糙的土墙上,如同潜伏的鬼魅。

    “探马回报,曹操那厮是真走了!带着他的心腹和能打的兵,全奔豫州去了!兖州现在就是个空壳子!”刘辟用粗糙的手指重重戳着地图上陈留的位置,声音沙哑中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

    龚都捋着乱糟糟的胡子,眼神闪烁不定。

    “空壳子?哼,对我们来说,未必是福。孔伷那老废物在豫州时,我们还能在汝南山里喘口气。可曹操是什么人?心狠手辣,眼里揉不得沙子!他若在豫州站稳脚跟,岂能容我们这些‘黄巾余孽’在他眼皮子底下晃悠?”

    黄邵接口道:“龚大哥说的是!曹操不比孔伷。孔伷兵微将寡,又是个没胆魄的,只要我们不闹大,他乐得相安无事。可曹操……那是能跟袁绍掰腕子,连刘轩都曾视为劲敌的人物!我们这点人马,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刘辟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油灯一跳:“娘的!那怎么办?留在豫州等死吗?曹操的大军一开过去,第一个剿的就是我们!”

    营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片刻,黄邵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手指缓缓移向地图北方的兖州。

    “你们看,曹操这一走,兖州不就空出来了吗?他强行用兖州换了豫州,孔伷又被刘轩的大军斩杀……此刻的兖州,群龙无首,防备空虚,正是我们转圜的好去处啊!”

    龚都眼睛一亮。

    “你是说……我们去兖州?”

    “对!”黄邵用力点头,“趁曹操忙着在豫州收拾摊子,立足未稳;趁刘轩的大军还在消化青州,未及西顾。我们立刻放弃汝南这根基不牢的地盘,带上能带走的兄弟和家当,火速北上,进入兖州!那里地广人稀,城池防备松懈,正是我们休养生息、再图后计的好地方!”

    刘辟沉吟片刻,环视两位兄弟。

    “此计……可行!与其在豫州等曹操的屠刀,不如去兖州搏个生路!曹操忙着占豫州,刘轩要对付陶谦和更远的诸侯,一时半会儿未必顾得上兖州这‘空壳’。我们动作要快,要隐秘!天亮之前,必须开拔!”

    “好!”龚都、黄邵齐声应道。

    三人击掌为誓,迅速分头行动。

    很快,营寨中人影幢幢,低沉的号令声此起彼伏,这支在夹缝中求存多年的黄巾残部,如同暗夜中的溪流,悄无声息地改变了流向,涌向那片看似空虚,实则暗藏旋涡的兖州大地。

    与此同时,在颍川郡治所阳翟城内,气氛同样紧张,却弥漫着截然不同的气息。

    高门大宅的书房内,檀香袅袅,但掩盖不住主人眉宇间的焦虑。

    颍川士族的代表人物李通和赵俨,正对坐密谈。

    李通年约四十,面容方正,此刻却布满阴霾;

    赵俨稍显年轻,气质儒雅,眼神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文达兄(李通字),曹操已走,兖州无主,刘轩的大军……怕是转眼即至啊!”赵俨的声音低沉,打破了书房的沉寂。

    李通重重地叹了口气,一拳砸在身旁的矮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唉!时局动荡,如之奈何!我们颍川各家,根深蒂固,田产、宅邸、祖坟、宗祠……几代人的心血都扎在这里!岂能说走就走?”

    赵俨微微颔首,表示理解。

    “确是如此。背井离乡,谈何容易?况且天下之大,何处是安稳乐土?刘表处?荆州士族林立,未必容我等。益州刘焉?山高路远,且其志难测……”

    “那难道就坐以待毙?”李通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刘轩……他推行的那‘土地国有化’!简直是掘我们士族的根!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田地,那是我们的命!凭什么要收归朝廷?”

    说到“土地国有化”几个字,李通几乎是咬着牙迸出来的,带着切骨的恨意。

    “即便他刘轩势大,麾下兵强马壮,连袁绍都败亡了,可要我李通拱手交出祖产,绝无可能!”

    赵俨看着李通激动的样子,连忙抬手安抚。

    “文达兄息怒。此事,正是关键所在。曹操虽走了,但他能力远胜孔伷,且其志在天下,急需根基和人才。我们投靠他,不仅能保住家业,或许还能借其势,让我颍川各家更上一层楼。”

    “你是说……投曹?”

    李通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曹操……确实比孔伷强上百倍。只是,他如今困守豫州一隅,北有刘轩虎视眈眈,南有刘表、刘焉,处境艰难啊。比之如今如日中天的刘轩……”

    李通摇了摇头,后面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曹操前途未卜。

    赵俨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兄台此言差矣。正因曹操处境艰难,才更需倚重地方豪族!我们此时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