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35章 小心翼翼的行动

第535章 小心翼翼的行动(1/2)

    他早就没有印象。

    而且,根据张苍本人提供的线索,泄密人不会来自随行的队伍;因为他们一路小心翼翼的行动,并未向旁透露目的。随行的人也没有泄密的时间。故此,始皇帝那边泄露的可能性更高。只是,始皇帝那边的详情他又怎能获知呢?

    于是,他说:

    “此事恐难以助阵,毕竟距离发生已时隔久远,我不再清晰回忆其中种种细枝末节。”

    “更何况泄露之事并非来自我的左右人,对于父皇那边的情势我也无法得知。然而如果许胜真的还有其他伙伴,一定会有暴露之处,只是你们尚未发现。”

    “请御史大人告诉我你们几个月所查的都有何人呢?”

    张苍稍显迟疑。

    终于他决定坦露了一组姓名。

    当秦长青在名单上看到某人名时,内心猛地一

    “虽然他是父皇的亲信,但实际上却暗中行动频繁。上次已经被蒙毅查办过一次,但因父皇顾及往日情谊,力保之下免遭处罚。从那以后,赵高的确是低调了许多,一方面是因为权力遭到削弱,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有意蛰伏。”

    “若可以的话,希望能听听张御史的调查结果。”

    秦长青并没有吐露实情。

    某些事情确实难以明言,他无法直接说自己熟知历史,知道赵高原形毕露后将祸乱朝政、败坏帝国根基,甚至导致帝国二世即亡的事实。

    这样的话说出来有谁会相信呢?

    实际上,他对案件的具体情况并不知情。但对于赵高,他一直怀有一丝警惕。赵高和始皇关系匪深,倘若此时能够在赵高身边植入耳目,他认为这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张苍眉宇紧锁。

    他显然已觉察秦长青有所隐瞒,但他清楚两人的职位差异使他不便 ** 其坦陈,更何况最近几个月案子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再加上秦长青突然抛出了赵高,这些因素让他不禁有些迟疑。

    许久,

    张苍咬紧牙关,说:“这件案子涉及公子们的信息,本不应该外泄,但现在情况特殊,唯有违反规章把所有细节报告公子,请您务必保持严密。”

    秦长青颔首,“我定当守口如瓶。”

    “这几个月来,我们对赵高做过深入调查。”张苍继续说。

    “作为中车府令,赵高确实是常在御车旁出现,不过我们仔细查证,御车边随待的宦官宫女都一致表示他们在场时赵高也在不远处候命。但他们都没听到任何车内的谈话内容。”

    “而且,

    赵高的离开是在会议中期为了拿取丹药——那时陛下的身体刚刚恢复仍需药物以恢复体力——于是他去找炼丹师求药,然而根据核实赵高确实去了炼丹师所在的地方,并未见到许胜;他是从另一个道士那里取得丹药之后便回到车上。整个过程与往常别无二致,而这时会谈也还在进行之中。”

    “只是我们无法获知当时具体谈论的内容,也无法断定他回去的时候是否听到了某些东西。”

    “因为他从未靠近御车。”

    “更进一步来说,赵高对您的身份并不知情。后续调查也未发现他有过频繁的方士往来记录。赵高家内也未发现任何涉及道士的线索,因此我们暂将他从嫌犯中移出。”

    \"公子您认为哪里有漏洞呢?\" 张苍询问。

    听后,

    秦长青摇摇头说道:

    “您没有走偏,假如您们的调查无误,则证明赵高的行为并无异常。但事情并非总是外表所示的那样简单,那些善于计算者一定会防患于未然。而且,

    你们对赵高的了解似乎尚有欠缺之处。”

    “还望您说明我们漏掉了何处,公子。” 张苍困惑地询问道。

    “是这样——” 秦长青回答:

    “你们的疏漏就在于忽略了一个人。”

    见秦长青如此说话,

    “谁?” 张苍急切地问。

    然而,这次秦长青却闭口不语。张苍凝重的目光盯着秦长青看了一小阵儿。在大脑内迅速揣测之后,他流露出一抹意外,同时无可奈何地点头称是。

    “公子此话不差。”张苍说道:

    “我们似乎确实遗漏了另一名关键人物。”

    “但是,对此人,我们的问讯难度颇大。”

    指的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

    然而,胡亥身为帝国的一员宗室,哪是能轻易问罪的对象呢?况且目前胡亥并未涉及任何犯罪,若无明确证据,问问他岂非会授人以柄吗?

    秦长青笑道:“对胡亥你确实难于质询,但我可以代劳。”

    那时秦长青的目光显得充满沉思。

    张苍愕然。

    张苍凝视着对方的眼神里闪过了警惕。“如果公主动身介入,这不仅对十公子不利,同时也会给调查本身带来问题。为何您坚持锁定赵高为嫌疑者,这我还真想不通!”

    对于张苍的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