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701章 了解花纹

第701章 了解花纹(2/2)

么独这部分画成这般模样呢?也许是有意为之。”

    郑明不以为意,“材料差异而已。

    毕竟如此庞大的壁画用了不同批次颜料,或许某次品质不佳才会造成现在的情形。”

    正当我们都接受该解释之时,李涛再次接近,细细观察之后否定上述观点。

    “不对,古人常用植物矿物色素,不易褪色却容易剥落。

    由此看,这里故意为之且用意深藏。”

    他还强调模糊区域使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绘法,“对比其他清晰的部分就能分辨。”

    根据李涛指认的方向,确认了两种区别明显的表现手法,清晰的人物以细黑线框住后再填满白色的背景。

    而虚化角色则省去了黑色描边,仅仅施以淡淡的灰白填充,所以显得更加黯淡无光。

    我不禁惊叹

    尽管我注视着这幅壁画,但之前的画面中奇异的场景仍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驱之不散。

    我甩了甩头,急切地看向下一幅画,期望从中找到答案。

    然而,当我终于看到下一幅画时,不禁呆住了——这幅壁画已经被人为破坏得面目全非,墙面四分五裂,仿佛遭到了剧烈的冲击。

    这样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壁画被彻底损毁,连残片都没留下。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越是这样,我对这幅壁画内容的好奇心就越强烈。

    这是描述战争的左墙上最后一幅画,它本该揭开这场古老战争的秘密,但如今这个秘密将永远成为谜。

    是什么力量促使某人如此不留情面地毁掉了这些珍贵的图像?心中的懊恼与无助交织在一起,令人无法释怀。

    我们只得转向右边的壁画。

    右边的画面风格虽相似,但在内容上大为不同。

    看着这些壁画,我总有似曾相识之感。

    来到第一幅右墙的壁画前,我发现这里的场景并不如战争场面那般宏大和血腥,而是透露出一股苍凉悲怆的气息。

    一群人在逃亡的路上遭遇猛兽追击。

    如果两边的图合起来看,这应该是战后的情景——或许是败北的九黎部落开始了漫长的迁徙之路。

    下一副壁画显示这群人 ** 队伍分成了两部分,大部分人继续长途跋涉,而另一小部分则离开了队伍。

    在细看画面时,我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高大的身躯,背部生有双翅,面部如同鸟类一般,我不禁喊道:“你们看看这个人!他像是欢遒!”

    元夕顺着我指的位置看了过去,有些疑惑:“欢遒是谁?”

    元夕在上次单桓古城中并没有见过这个人,因为那时他已经被人带走。

    所以,对欢遒了解甚少。

    “就是我们在单桓 ** 。”

    我解释道。

    “可是欢遒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元夕皱眉,“我还记得在别的地方也看到过类似的图画。”

    我也同样困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向前。

    下一幅壁画更加简单,描述的是那一小股人最后抵达了一处层峦叠嶂之地——显而易见是指十万大山。

    然而,我的期待再次落空——这一边的后续壁画也被摧毁了,同样是暴力痕迹明显,根本什么都看不清。

    怒意从我心头涌起,“这究竟是谁干的?!”

    但我也只能无可奈何。

    田老四挥手示意大家休息片刻,并让我们警惕周围的动静。

    “尤其是那边的夔。”

    他说道。

    然后又向我和文墨点了点头,我们知道他的用意。

    无奈之下,我也只好点头应允。

    此时此刻,我心里满是憋屈,几乎要触摸到事情 ** 的那一刻却功亏一篑。

    就在这时,二叔和袁安退回先前的迁徙场景前若有所思。

    “二叔,这画到底什么意思?”

    我走过去询问道。

    二叔摸着下巴,沉声道:“这些图讲述的是远古的故事。

    秦朝之后关于远古的记载稀缺,许多历史事件变成了神话传说。

    但这两侧的壁画为我们呈现了那段历史。

    虽然咱们只是一些盗墓者,可这些发现对我们也非常重要。”

    这时,元夕接话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害惨了许多东西失传。”

    我点头表示认同:“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为了统一思想。

    根据某些古文献,秦始皇重点烧毁史书而非其他类型的书籍,因此大量远古史料遗失。

    或许秦始皇有另一个目的:掩盖某些重大历史。”

    袁安赞同:“的确,历史上不少君主为了统治稳定都这么做。

    他们需要隐去那些可能影响国本的重要信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