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673章 溃堤

第673章 溃堤(1/3)

    顾行晋听到这话,忍不住嗤笑了一声,只觉得这户部尚书也年近六十了!怎么还会如此的天真到,有些愚蠢的地步?

    秦高钦听到顾行晋这样的笑声,心中有些不舒服,随后就问道:“顾大人,你笑什么?”

    “没什么,秦大人下官是突然想到,一些好玩的事,才忍不住笑了出来。”

    顾行晋听到秦尚书的质问,就解释了一句。

    秦高钦心中不舒服,明白顾行晋笑的根本不是这个意思,更多的是对他的嘲笑。

    秦高秦满脸不愉的道:“顾大人,怕不是如此吧!你对老夫的提议有意见,不如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

    他根本就不信,顾大人方才的那个笑容,就是带着几分嘲讽他的意思。

    宣德帝自然也看到了,随即就问道:“顾爱卿,你可是有不同的见解,秦爱卿此计你觉得,有几分可行?”

    顾行晋拱手行礼,沉声道:“陛下,秦大人之计,初衷虽善,但实难行通。”

    秦高钦闻言冷哼一声,“顾大人,老夫担任多年户部尚书,难不成还不如你不成!”

    “秦大人您误会了。下官只是觉得,你的这个计划,有些欠妥。”顾行晋不想和秦高钦,是因为公事产生矛盾。

    “秦爱卿,咱们先听一听顾爱卿的想法。”宣德帝略微不悦地道。

    “是,陛下!”秦高钦顿时就安静下来。

    接着宣德帝就道:“顾爱卿,你继续说说看理由!”

    “是,陛下!”

    “先说从富庶之地调配粮食,此举看似可行,然富庶之地亦有其自身之需,且长途运输损耗甚巨,耗时又长,途中恐生变故。”

    “有官府出面,哪里会有什么损耗,简直就是一派胡言!”秦高钦怒哼一声抚袖道。

    “秦大人,下官还没讲完,请耐心听完。”顾行晋说了一句。

    秦高钦本想辩驳两句,看到陛下不悦皱眉,就将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

    顾行晋语气带出几分沉重,“陛下,这洪灾过后,就是饥荒!百姓流离失所,押粮的队伍怕是会不安全,恐怕到时还会引起乱局!”

    宣德帝一下子就想到了,之前发生的那个什么拜月教,就是因为缺粮食发展起来的!

    顾行晋接着继续道:“再者,鼓励大户捐赠,虽能解一时之急,大户亦有其顾虑,未必肯倾囊相助。”

    “嗯,爱卿继续!”宣德帝颔首道。

    “至于,秦尚书提议的第二点,派使者让番邦小国,让他们主动献粮,更是难上加难,一来路途遥远,二来异国他乡!

    小国虽然臣服于大周,但是又岂会轻易献粮?

    即便是迫于压力献粮,恐怕也是杯水车薪,恐怕严重的话,还会引起疆域不稳。”

    宣德帝脸色愈发阴沉,“那依顾爱卿之见,当如何是好?”

    顾行晋犹豫了一下,“陛下,臣倒是有一计,至于可不可行,臣无法保证一定有效。”

    宣德帝目光炯炯,沉声道:“但说无妨。”

    顾行晋深吸一口气,拱手道:“陛下,那臣就说了。臣以为当务之急,在受灾之地开设粥棚,安抚灾民,稳定民心实行以工代赈,通过这样的方法,每日给参与干活的灾民,发放七八文铜板,让灾民不至于成为流民。”

    秦高钦忍不住再次开口道:“顾大人,你这样的法子,可是给朝廷增加大量的负担,国库就是有银子,还要修建堤坝,也不能这么浪费!”

    顾行晋解释道:“秦尚书,这些银子,算不得浪费……”

    “怎么不是,哪朝哪代,可没有给灾民发银子的事!陛下,臣不同意顾大人法子!”

    秦高钦说完,就直接向宣德帝表明了他的态度。

    宣德帝神情也有点犹豫,这次灾民可不是就一点点人,可是起码有五六十万人口。那这每日七八个铜板,对于现在的国库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顾爱卿,你的提议不错,但现在国库负担不了,发放铜板请灾民干活一事,此事暂时押后。”

    最终,宣德帝还是不想花这笔银子。

    秦高钦见他表情失望,就道:“顾大人,你对百姓太过仁爱了。这些百姓,平日里都有徭役,现在朝廷愿意给他们提供口粮。

    不过是让他们做点活,还要给他们发铜板,天底下可没有这么好的事,还是顾大人年纪轻轻,经历的事太少了!”

    宣德帝也觉得顾行晋,虽然能力不错,确实太过年轻,所以有些事考虑的不够充分。

    顾行晋反驳道:“秦大人,此言差矣。百姓乃国之根本,现在这样的处事可以稳定民心……”

    秦高钦只回了一句,“施粥就可以稳定民心。”

    这么多年下来,秦高钦早就见识过了,所以对于顾行晋的提议,只觉得不合适。

    “那就按秦爱卿说的办,国库的银子要花在刀刃上。”宣德帝一锤定音道。

    顾行晋顿时就无话可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