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小的多嘴,小的多嘴了……”
这手下倒也是机灵,马上就明白队长不让他胡说八道了。
如此,这巡逻队见这里也没什么意外发生,他们就离开了。
而张志文则从角落里走了出来,他其实没有走远,他就躲在角落看看这巡逻队到底会如何处理他的事情。
他没想到这巡逻队居然就这么放走他了,这让他很是意外,这就是所谓皇家禁地的守卫力量?看来这大燕王朝倒也是天下太平,不然的话,这宫里必然是守卫森严,密不透风才对的。
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这大燕王朝应该是处于太平盛世的时代,人人都过的还算可以,尤其是在这宫里当差的,能够有这么好的差事,那这帮人就是跟和尚没什么区别的,那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不过张志文倒也从这些人口中知道了一些事情,原来这大燕王朝打算选拔武状元啊,这就是所谓的武举了。
既然是如此的话,他倒也是要去瞧瞧热闹了,反正他眼下也没有什么思路,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那他就干脆在这里看看这个地方能够发生什么事情,或许他离开此地的契机就隐藏在这些不太让人注意得到的小事情当中。
当然了,武举对于大燕王朝那是大事情,可对于张志文来说那真就是小事情了。
他还没有弄清楚他要怎么才可以回到阴曹地府哩,他哪里能走啊,他也总不能上吊自杀吧?
再一个,他上吊自杀也死不掉啊,他这肉身,现如今这个世界没什么东西可以伤到他的,他就是想死都死不掉。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这世界没什么大事发生,倒也是太平盛世,那张志文似乎是可以干脆留在这里修行就可以了,但这又是明显不可以的,因为这里灵气稀薄,完全不具备修炼的条件。
那张志文自然还是要离开这个地方的,否则长此以往,他就会失去修仙得道的机会了,那他一路苦苦修行而来也就是付诸东流了。
不过就在张志文再次出现的时候,在不远处的一座偏殿之中,一个看起来颇为儒雅的男子正在微微有些发愁。
“殿下,此事看来不太好办啊。”
一个似乎是客卿模样的男子站在这位殿下面前,原来这儒雅男子就是大燕王朝的八皇子李廷。
李廷在诸多皇子当中其实势力最弱,他其实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去继位皇权,但眼下不是说他不想去争夺的话,别人就可以相信他,然后就放过他,这皇族内部斗的厉害,皇上年事也渐渐老了,那继位之事必然就是渐渐浮出水面。
照理说,太子继位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当下发生了李达叛乱的事情,太子殿下在这个事情上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因为太子殿下平日里跟李达这个所谓的皇叔来往密切。
这一下就让皇上心里起了一些想法,那太子殿下这储君之位就有些保不住了,那么其他皇子自然就开始有各中心思了,就打算要跟太子争一争这储君之位,但凡是到了这一步,那肯定争夺起来就异常的激烈。
李廷其实不想参与其中,但奈何四皇子非要拉他入伙,这就是拉帮结派了,目前看来,主要是分为三个阵营。
一个是太子阵营,太子阵营不必多说,势力最为庞大,主要的王公大臣都是倾向于支持太子的,这些朝廷里面的保守派当然还是认为太子顺位继承是没问题的,即便太子曾经跟叛贼李达来往密切,但他们会说这是以前的事情,还会说太子这是忠孝两难全,太子对待皇叔必然也是要客客气气,总不能一开始就跟人闹矛盾什么的吧?
反正这也是有些道理,皇上也不好拿着个事情明着跟太子计较的,而依附太子的还有其他几个皇子,比如七皇子等人。
其次,那就是二皇子了,这二皇子自然就是太子的强力竞争对手,这二皇子手底下精兵强将也是不少的,尤其是二皇子武功盖世,功勋显赫,这种情况,很多武将都潜意识的要投靠二皇子,认为二皇子继位是更合适的。
再就是三皇子和四皇子了,这三皇子则是跟大燕各大商贾来往密切,掌握大燕王朝的经济命脉,离开三皇子,这天下恐怕也会变得糟糕无比。
最后就是四皇子了。
这四皇子什么都没有,比他八皇子李廷都好不到哪里去的,但四皇子也不想坐以待毙,这储君之争必然会殃及池鱼,因此,像是四皇子等人就想着自保。
他们不想参与任何一个阵营,因此,四皇子就带头,拉拢其他不想争夺皇位的皇子团结在一起,试图对抗其他三个皇子,反正他们是没想着去争权夺势的,自求自保的。
但自保也不容易啊,这太子也好,二皇子也罢,甚至三皇子这种不太恶毒的皇子,他们争夺皇位的时候可就是刀刀见血的,他们三方势力差不多,顶多就是太子暂时领先,可一旦四皇子这些人倾向于任何其中一方的话,那势力的平衡瞬间就被打破。
因此,八皇子近些时日就有些烦躁,而现如今武举就要开始了,这看起来好像是什么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