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 第1384章 我苏某人向来一口唾沫一个钉

第1384章 我苏某人向来一口唾沫一个钉(1/2)

    “殿下、侯爷!”

    “请上马车!”

    苏尘、李承乾走出肉铺,马汉掀开马车帘子恭敬相请。

    “去哪?你哪里搞来的马车?”

    “帅哥有所不知,街市僦车商铺随处可见!”马汉笑着遥指斜对面一家名为‘安驰’的车肆。

    车肆外面放着几辆载货马车和厢式马车。

    东西两市各有六、七家经营马车租赁的商铺,方便赶集客商用车出行或载货。

    “诶~王朝跑哪去了?”

    “王朝去了贞观书屋刊登猪肉上市广告!”李承乾将苏尘‘请’上了马车。

    马车就是李承乾暗中吩咐马汉前去租用。

    租车行,有偿租用称为赁车或僦车,车架租用一日三十文,马匹日租百文。

    通常需要质押,或商家担保。

    “大舅哥现在去哪?”苏尘看了看手表问道,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

    东市商铺分布很有规律,肉铺所在街道多数为粮食蔬菜,对面则以农事用具商铺为主。

    十点左右,这条街道上的人不是很多。

    赶集要趁早,历来如此。

    此时出来买办的人,多数为居住地距离稍远的坊间居民。

    在肉铺,李承乾询问了掌柜今日猪肉销售情况,想借此了解普通百姓购买猪肉的多寡。

    掌柜办事很细心,每一笔交易有记录。

    七头猪的猪肉,台账上只有一百三十多笔交易流水。

    最高的一笔交易一个人买了五十多斤猪肉。

    掌柜根据观察以及台账明细、兑换所得的粮食、布匹估算,小家小户寻常百姓购买猪肉的人数接近两成。

    七头猪除了猪头和两对脚,以及送进皇宫的五根排骨,共计卖出十八贯。

    李承乾对此很满意。

    上次短暂售卖猪肉期间,买肉的普通居民屈指可数。

    时隔一年多猪肉首次上市便有百姓‘斥巨资’购买,是个不错的好兆头。

    去年卖出的四百多头猪,除了赶上祭祀没有卖出一个猪头。

    因此每次庄园杀猪,只留下猪耳朵和猪舌,猪头送给庄园村民或是庄园食堂做猪头肉。

    一个完整的猪头将近十八斤,骨头的重量接近占一半。

    李承乾思量几许,似乎忘了回答苏尘提问,“妹夫,我觉得猪肉不应只在长安、万年两京县售卖!”

    “嗯,有道理!”苏尘点头敷衍,再次问道:“我们现在去哪?”

    马汉驾车,马车行驶的很慢。

    “妹夫!依你之见,是派人前往京畿之地其他州县开设肉铺,还是……”

    苏尘想了想,大概看出李承乾不准备去潇洒了。

    “这个啊,你得找李佑那小子商量一下,你们俩可以合伙经营猪肉生意,也可以弄出猪肉贩子来!”

    “以批发价卖给猪肉佬,让他们去各个县城卖猪肉!”

    李承乾的想法和苏尘差不多,偏向与人合作,也就是苏尘口中的猪肉佬。

    “嗯,此法甚好!”李承乾点点头,“猪肉售卖所得利益皆归老五,我会从中帮他宣传并物色猪肉贩子!”

    “使得关内各州县猪肉尽快上市!”

    苏尘轻轻摇起折扇,“不用大张旗鼓宣传,养猪场总共只有两千多头出栏生猪,还不够长安城一个月的消耗!”

    第一天宰了十四头猪,明天庄园可能会增加一倍屠宰量。

    假设一天能卖三十头猪,两千多头确实很少。

    李承乾微笑点头,“倒是我疏忽了!”

    马车内有些闷热,李承乾一把守过苏尘手中的折扇,摇得呼呼作响。

    大概过了二十几分钟,苏尘听到了一阵熟悉的机器声。

    “这是到机米厂了?”

    “正是!”李承乾微笑着点点头,他也是第一次参观机米厂。

    长安城外有八大水系,城内建有五条人工开凿的水渠,以供皇家园林和城中百姓生活用水。

    西市龙首、清明、永安三条人工渠,东市黄渠、漕渠。

    原来的官营水磨坊便建立在黄渠之上。

    今天七月十五,正逢机米厂每月逢五开机的日子。

    苏尘和李承乾下了马车,却见机米厂外面排满了载有麻袋的马车,驾车人躺在各自的马车上都在等着碾米磨面。

    场地留下一条通道,方便碾米磨面完成的人驾车马车离开。

    苏尘两人不打算挤进去,机米厂里面肯定很大的粉末灰尘。

    刚才驾车离开的那人,头发眉毛都沾染不少黄白色的粉末。

    又一人夹抱着两个麻袋走出机米厂,两次侧身轻易将麻袋甩进马车内。

    一看便知麻袋里面装的是谷糠或者麦麸。

    否则不论是大米还是面粉,那人都不可能如此轻松夹抱起两袋。

    在机米厂外待了不到五分钟,苏尘三人驾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