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 第1408章 偶遇高昌使团

第1408章 偶遇高昌使团(1/2)

    “侯爷!”

    “晚餐清炖羊排,红萝卜焖羊杂!”

    说话的厨子手起刀落,劈砍宰杀处理干净的山羊,另一名厨师在切滚刀萝卜。

    会做面食的士兵,从车上搬来前发好的老面做煎饼。

    红萝卜比较耐储存,从庄园带出六十多斤放在车上三天,目前还没有变质腐坏。

    “哈哈,好!多下点料,大伙都管饱!”

    “喏,小的遵命!”厨子应声砍下一根根带骨羊肋。

    原本风餐露宿的千里之行,但凡跟随侯爷出过远门的人皆已知晓,途中伙食远胜寻常商贾大户。

    猪油三大瓦罐,芝麻辣椒酱三个玻璃瓶,干辣椒粉至少三斤。

    虾蟹调味粉,胡椒粉,花椒以及只有皇室能享用的特贡香料,也是应有尽有。

    三口双耳大铁锅,五个平底煎锅。

    一口铁锅能焖煮二十五斤大米,满满一大锅米饭足够四十几个成年人吃饱。

    再加上煎饼,六十多人一锅米饭正好。

    “侯爷!”

    “侯爷……”

    二十几名工匠凑在一起畅谈,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可能第一次踏足西域边境。

    炼铁厂十三位已有高炉炼铁经验的师傅,六名工部将作监派来修建归义阁的工匠。

    还有四名掌握奶粉提纯、厂房设计及相关设备组装的工匠。

    苏尘拱手回应,“各位师傅,这几天辛苦了哈!”

    其中一名在皇宫与苏尘共同观看平板的匠人,拱手笑道:“侯爷言重了!我等这几日食宿更胜以往,倒像是跟随太子殿下与侯爷游山玩水一般!”

    “是极,是极!”众人齐声拱手大笑,“哈哈哈!”

    “哈哈,那就好!这次我带了一些辣椒、花生和西瓜种子过来,到时各位师傅可以尝试播种自给自足!”

    西域此时已有西瓜,只是形状和苏尘系统给的有些不一样。

    西域的西瓜称为寒瓜,长得像个头稍小的冬瓜。

    “我等遵命!”

    张望和炼铁厂的工匠估计要在西域停留很久,其他人完成各自任务便可返回长安。

    “各位继续聊,我去那边走走!”

    “侯爷请!”

    苏尘摆了摆手巡视车队,王朝马汉跟在他身后。

    薛仁贵、李恪正指挥士兵搭帐篷摆放餐桌,长乐公主自做主张从甘州带了三套矮脚餐桌。

    就在车队前方约两百里左右,玉门境内高昌长史麴雍,率领的五百人使团也在埋锅造饭。

    高昌使团一行,天亮赶路天黑就安营露宿。

    历时三十九天,五百人还没出走大唐河西境地。

    麴雍和几位副使正讨论返程时的见闻,先是对几次遇见往返西域与长安的越野车百思不得其解。

    其次,沿途遇到两拨数万人参与的庞大修路工程。

    修路本不足为怪,怪就怪在施工人员中不但有大唐的百姓,还有突厥牧民和骑兵。

    薛延陀俘虏面相着装,与东突厥基本无异,麴雍以为负责看守的执失思力与薛延陀俘虏都是突厥人。

    后来又遇到规模,远胜寻常使团人数限制的薛延陀一行。

    薛延陀使团当中骑兵人数不到三百,其他都是负责驱赶牲口的牧民,看上去像骑兵而已。

    几番讨论终究想不明白,大唐近来发生了何事。

    麴雍心中的疑问,急待知情人解答。

    ……

    “大舅哥,你和房相要不要喝点酒?晚上我来开车!”

    听到别人称呼房玄龄为‘房相’,苏尘有时也跟着叫。

    不过,房玄龄认为苏尘喊他‘房伯伯’更顺耳,称他为‘房相’多少有点打趣的意味。

    就像他自己称呼苏尘‘苏小子’改为‘镇国侯’。

    苏尘不喜喝酒,所以此次西巡没有吩咐王朝马汉备酒。

    离开甘州时,张宝相硬是献上一坛御液酒。

    一个宽大的帐篷内摆了三张矮桌,还是李承乾、李恪、薛仁贵他们六人列席。

    三张案台中间撑起一盏太阳能路灯,帐篷空间略显局促。

    李承乾面带微笑有些犹豫,连续驾驶五个多小时,经苏尘一提醒他很想喝杯酒提提神。

    房玄龄见此心领神会,作揖一礼,“臣,乐意奉陪!”

    李承乾畅快笑道,“哈哈,好!”

    “行,我去拿酒来!”苏尘起身走出帐篷为二人车上搬酒。

    不一会儿,苏尘端着几只碗返回帐篷,王朝放下酒坛转身离开。

    “两位手下要不要来一杯?”苏尘在李恪和薛仁贵座位前摆了两只碗。

    御液酒度数不高,果酒提纯的白酒度数应该在28-32度之间。

    若是蒸馏提纯粮食酒那就不一样了,少则也有45度往上。

    李恪摆手婉拒,“不了,皇兄与魏国公尽兴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