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 第1428章 违和感

第1428章 违和感(1/2)

    西域四王只听过大唐镇国侯的片面传闻,真假难辨的些许过往事迹。

    有说镇国侯年仅束发,亦有传闻及冠、而立之年。

    更有甚者,相传镇国侯乃鬓须相交仙风侠骨,年过耄耋得道高人。

    自终南山而出,相助唐皇成就无上帝业。

    传闻有依有据,庄园距离长安城正南方的终南山确实很近。

    苏尘首次出现在长安城,那年他十六岁。

    女子十五及笄,男子十五束发不戴冠。

    白苏伐叠、麴文泰等人将苏尘,与他们心目中的镇国侯作了一番比较。

    此时的苏尘面容不严,笑脸常在。

    看上去极为随和。

    四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苏定方介绍完西域四位国君,而后又向白苏伐叠等引见房玄龄与薛仁贵。

    众人归座,李承乾隆重道出房玄龄作为李世民特派招抚大臣。

    房玄龄当众起身离席,向李承乾深揖一礼。

    后退几步至侧方面向下方众人,从怀中小心翼翼掏出两道诏书。

    辨别记号,收回其中一道诏书于袖口。

    房玄龄目光看向西域四王,缓缓展开那道由长乐公主起草的诏书。

    熟知朝堂之礼的各部官员纷纷起身,稍稍侧身向房玄龄所在拱手听诏。

    西域四王立即效仿。

    旋即,房玄龄朗声宣读,表彰西域三国归附、建归义阁、任命李承乾与苏尘为宣抚大使的诏书。

    “朕闻天覆寰宇,合万象以为心;王化无疆,柔万邦而称圣。”

    “今西域疏勒、龟兹、焉耆、高昌四藩,仰承玄贶……复念汉胡同源,教化为本,特敕四国王室近亲子侄三人,入侍庭阙,肄业国子监。”

    “习周公之礼乐,窥汉室之典章,俾使殊方骨血,渐沐华风……”

    高昌国是房玄龄临时加上,长乐公主起草诏书时,高昌国态势未明。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主者施行!”

    房玄龄念完诏书,白苏伐叠、麴文泰、龙突骑支、裴达撒毕四人躬身参拜并谢恩。

    “臣等遵旨!谢陛下宽仁海内,恩泽万邦诸夷。”

    听到白苏伐叠四人整齐的谢恩之语,苏尘眼睛睁大了一些。

    怀疑他们应该事先排练过。

    下方,白苏伐叠几人心里丄想着派往长安‘学习’的人选。

    房玄龄取出另一道诏令:“西域四王接旨!”

    白苏伐叠、龙突骑支四人躬身拜道:“臣等接旨!”

    “诏曰:

    朕闻天有北辰,执纲维而统八极;地存西极,能血脉以贯九州。

    今疏勒、龟兹、焉耆、高昌四国主识机枢之明曜,举国归诚共襄王业。

    昔班超定远,三十六国宾从,博望凿空,百八十城向北。

    今观四王忠款,烈烈逾于前古。

    是用参酌周制,稽考汉典,特降爵赏,用旌殊勋:

    疏勒王裴达撒毕,授金紫光禄大夫并伽狮郡公;

    龟兹王白苏伐叠,授金紫光禄大夫并伊逻郡公;

    焉耆王龙突骑支,授金紫光禄大夫并员渠郡公;

    高昌王麴文泰,授光禄大夫并交河郡公。

    各赐犀带雕戈,允彰班序,其郡公府置长史、司马如制。

    夫交河故郡,本汉家旧疆,车师遗民,乃华夏同脉。

    麴文泰幡然图改,重归汉治,功在社稷,当标竹帛。

    四国既同锡茅土,永为汉民,共守西陲,长固忠贞。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房玄龄念着诏书,苏尘对此充耳不闻,伏案作画。

    从第二道诏书不难看出,麴文泰封爵相较西域其他三国,略占优势。

    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文散官,光禄大夫从二品。

    正二品郡公,仅次于从一品国公爵。

    正一品郡王与国公同阶,地位却尊于国公。

    “谢陛下天恩!”西域四王躬身一拜到底,四人心思各不相同。

    在纳职城等候李承乾一行到来的一个月,他们向城主府请教了当下勋爵品序。

    郡公与郡王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不过白苏伐叠三人心中似乎早有预料,主动归义与迫于武力屈服的归附不可同日而语。

    麴文泰心态几番转变,没能盼郡王封爵虽有些许遗憾。

    却在官勋上略占西域其他三国上风,也算有了着补。

    房玄龄收起诏书,转身向李承乾一礼后归座。

    “完事!”苏尘一连画了三张地形图,与全息地图仔细比对过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承乾没有开口,西域四王静立不动。

    苏尘拿着三张刚画好地图,起身走到他们跟前。

    四人心里不由的有一丝紧张之色,默默拱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