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703章 开国核心的集体认可

第703章 开国核心的集体认可(1/2)

    整座御书房之中,这一刻安静的几乎落针可闻。

    然后,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安静。

    只听呼哧呼哧的喘气声,正从每一个重臣口中不断发出,很显然,这些重臣都被老家伙的说法惊到了。

    “真不愧是门阀之人啊!”

    “这心思真是够狠够冷血……”

    “民不聊生又如何,百姓饿死又如何,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命,在世家眼中果然生不起任何波澜。”

    在座所有重臣,人人心中发寒。

    大家不自禁的看向李颖达,下意识感觉像是看到了刘伯瘟,不对,老刘虽然号称歹毒,可对待百姓的问题上未必如此狠。

    这真不愧是门阀啊!

    然而无论大家的眼神如何,这一刻李颖达的面色毫无异常,反而笑眯眯的对着众人点点头,竟然发问道:“诸位同僚,为何如此,莫非老朽说的不清楚么,此乃我大唐雄霸天下的机遇也。”

    呼!

    首先吐出一口浊气的是唐青云。

    若论手腕城府,乃是心思老辣,唐青云应该算是重臣之中第一,因此他是第一个从震惊中醒过神的人。

    他目光先是看了一眼杨一笑,随即转回来重新看着李颖达,沉声道:“李尚书你有没有想过,你所说的百姓饿死也有我大唐子民……”

    李颖达微微颔首,但却语气不变,淡淡道:“会死一些,但是不多。正因为如此,老朽才说这是机遇。”

    此时宋老生也从震惊中清醒,立马追问这说法的原因,十分严肃道:“李尚书为何这么说?”

    只见李颖达忽然起身,佝偻着身子对杨一笑行礼,于此同时,再次开口,笑呵呵道:“诸位难道还不明白么,老朽这么说的原因是因为陛下啊。”

    “因为陛下?这是什么说法!老尚书,你讲清楚点。”这次参与询问的,乃是众人之中才能最差的孙学州。

    之所以唐青云没再开口,宋老生也没再开口,分明是这两人已经有所领会,隐隐约约捕捉到了李颖达的深意。

    除他两人之外,杨一笑的脸上有着若有所思之色。

    很显然,他联想到的比老唐和老宋更深了一层。

    老家伙李颖达则是继续笑呵呵,这一次则是针对孙学州的提问做出回答……

    只听他语气越发慢条斯理道:“孙尚书,你问的好,既然你请老朽讲明白一点,那么老朽就稍微再啰嗦一番,行不行?”

    孙学州立马拱手一礼,十分郑重道:“孙某洗耳恭听。”

    李颖达摆了摆手示意无需行礼,慢慢悠悠开始了细致的解答,道:“方才唐中丞质问,老朽我有没有想过大唐百姓也会饿死,老朽的回答是,会死一些,但是不多……”

    “然后宋宰相追问,老朽为何这么说。老朽回答的是,这因为陛下。”

    “紧接着,你孙尚书问,讲清楚点,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么,老朽就讲清楚点……”

    “特殊气候注定要来,史书记载已经有过两次,而如果按照史书所言,旷日巨灾确实会导致饿殍满地。”

    “可是,孙尚书,你莫非忘了么,咱们陛下提前有所预感呀!”

    “并且在今日朝堂之上,陛下连番给各部下达旨意,除此之外,还抛出诱饵捆绑了实力庞大的道门。”

    “孙尚书你想想看,这番未雨绸缪是为了什么……”

    “陛下他只是针对此次赈灾么?”

    “陛下他是要和老天爷掰腕子呐!”

    “既然做出绸缪,并且已经下旨,那么我大唐就占据了最大的先机,在这一次特殊气候的旷世巨灾之中获取大利益。”

    “陛下让老朽去买天下之粮,这是保障百姓不饿死的谋划……”

    “陛下让工部领衔以工代赈,这是谋划应对连年不断天灾……”

    “此外,还有,允许道门在任何地方建立道馆,甚至怂恿道门把道馆布满每一个村庄,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借道门庞大力量周济子民!”

    “如此一环扣一环的布局,哪怕天灾连绵不断又有何危?”

    “孙尚书啊,你现在想明白没有……”

    “我大唐或许会因灾害初期的措手不及饿死一些百姓,可我们陛下做足了充分准备之后还会如此吗?”

    “不会,绝对不会!粮食也许会因天灾欠收,然而以工代赈修建的大量水利能够弥补,甚至于,老朽推断会反向增长。”

    “那么长此以往下去,这天下格局将会如何呢?”

    伴随着这老家伙的详细解说,孙学州听的脸色不断在变化,先是不解,接着深思,渐渐恍然大悟,眼中闪烁震惊狂喜。

    明白了,终于明白了!

    老孙虽然才干稍微有所不足,但是这种不足乃是和几位重臣相比,其实他本身也是智慧不低之辈,听完这番解说之后哪还能没有收获。

    旷世巨灾注定来袭,然而大唐已经有所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