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师叔不定下这个底线,绝对会有很多混账对流民狠心压价,他们只给出一点点粮食,就买下一个个流民女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宋说到这里,忽然目光看向三儿子,语带怒气道:“而你,你就是这样的一个混账。”
“明明你师叔定下了政令,连外来的那些恶棍人牙子都不得不畏于政令而遵守,反而你仗着为父帮你师叔做事,竟然敢偷偷违反政令去廉价买人……”
“两个窝窝头,骗姑娘身子,还打算把人带回家中充作奴婢,伺候你过一过富家少爷的日子。”
“混账东西啊,咱家那时候才吃了几天饱饭?”
“你竟然想过富家少爷的日子……”
老宋说到这里,脸色明显带怒,似乎举手想打儿子,却又因为看到三儿媳的眼神而放弃。
“哼!”
他怒气冲冲一声,缓缓放下了手。
此时三儿子满脸羞愧,低着头完全不敢看人,语气讪讪道:“孩儿现在已经知道错了,况且依娘她并没有怨言,她一直说,嫁入咱家是几辈子的福分。”
然而老宋却怒骂一声,恨铁不成钢的道:“那是因为你师叔及时察觉,发现你这混账做下了腌臜事!”
“两个窝窝头把依娘骗了,还打算让她给你为奴为仆,你不但触犯了一口袋才允许买粮的政令,而且被发现之后竟然慌慌张张想逃……”
“混账东西,你也不想想你能逃到哪里去?”
老宋劈头盖脸的责骂,三儿子脸色满脸通红,无地自容道:“那不是没逃掉么,当场就被陷阵营给抓了!”
说着可怜巴巴抬头,讪讪道:“爹啊,您当时够狠的,竟然准备判我个抢掠民女之罪,幸亏师叔他不像您一样心狠……”
“否则的话,按那时的泾县之律我得去蹲大狱。”
老宋再次怒哼一声,厉声质问道:“难道不应该叛你吗?”
“拿两个窝窝头买人,和抢掠有什么区别?你媳妇她为了全家五口人活命,被逼无奈之下准备卖了自己,而你,只给两个窝窝头!”
“那俩窝窝头能救谁的命?”
“你说你那是不是在抢掠……”
“如果按照为父的意思,必须判你个大牢之刑,甚至把你打成苦役,让你死在开矿修路中。”
“可是,你师叔不忍心,他不但亲自出面替你求情,而且还托付你师叔母补救,先是给依娘她们家送去足够的粮食,随即又帮你补了一份娶妻的三书六聘……”
“如果不是他们两口子出手,依娘这辈子的命运肯定凄惨,而你这个混账,你得下大狱去吃牢饭。”
宋老生说着终于没能忍住气,抬起手狠狠抽了三儿子一巴掌。
老三乖乖的受了,脸上没有任何怨言,仅仅只是可怜巴巴的道:“爹,不用每次说教的时候都打吧?如今孩儿和依娘的感情很好,她一直没怪我当初干的蠢事。”
“爹,以后不打我行不行?”
宋老生又哼了一声,目光看一眼旁边的三儿媳,道:“看在你媳妇面上,为父便听你这句求,以后,尽量不打!”
“说起来,你从那以后倒算是没再犯错,然而为父眼里不揉沙子,你有过这种恶事便可不重用。”
“因此,你也被留在家里。”
“无论是你师叔后来渐渐崛起,还是开国称帝创下大唐基业,哪怕他麾下再怎么缺人做官,但是为父都不曾给你机会……”
“原因很简单,你已经没资格。”
“首先,你不像你二哥那样最起码跟着为父读过几天书,字都不认识,凭什么去做官?”
“其次,你做过的恶事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
“虽然你师叔疼你不忍心惩罚你,但是为父这个做父亲的自己得治好家宅,犯过错就是犯过错,哪怕只错一次也说明你禀性不够坚定……”
“人的禀性不坚,就有可能再犯,如果你只是个无权无势的白身,那么即便犯错也不会酿成大祸,可如果让你当了官,一旦犯错可就难说了。”
“因此,为父只能从根子上断了这种可能。”
老宋说到这里,伸手拍了拍三子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你别怪为父心狠,有些事必须未雨绸缪,咱们一家人深受你师叔的恩惠,所以万万不能从咱家这里出现任何篓子。”
三儿子老老实实点头,语气诚恳道:“爹您放心,孩儿我能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依娘她也无怨无悔,愿意跟着我一辈子这么过下去。”
“当官固然很好,但我没有当官的本事。”
“就如您所说,我禀性不够坚定,再加上咱家早年受穷的原因,我们几个孩子都养成了贪小便宜的毛病。而这毛病已经刻到骨头里,一旦看到好处很难克制……”
“二哥他当初当县丞的时候贪钱,问题所在就是因为这个毛病,孩儿也一样,当初用两个窝窝头骗人也是因为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