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850章 朕如此手段,乃千秋伟业

第850章 朕如此手段,乃千秋伟业(1/2)

    河工们还在欢畅的闲聊着,一边排队打饭一边嘻嘻哈哈。

    刚才那个汉子说他要攒很多钱,准备回家之后盖房子娶亲,这让附近的河工纷纷笑起来,有的打趣有的恭喜有的则是调侃。

    霎时间各种调侃之声嘈杂,充斥着民间百姓开玩笑的言辞……

    只听不少河工故意嘿嘿坏笑,道:“老哥,真要娶亲啊?不错嘛,日子有奔头呐。”

    “只不过你在运河上干活,娶了媳妇恐怕也用不上吧,要不要大家帮忙,咱们替你去出出力。”

    "等嫂子的肚皮鼓起来,兄弟们一起挣钱帮你养!"

    这汉子顿时‘呸呸呸’几声。

    河工们则是笑的更加欢畅。

    百姓嘛,就是这样,日子一旦有了奔头,精气神和流民完全不一样。

    ……

    汉子忽然伸出手,拽着刚才的青年,略显忐忑问道:“大兄弟,你说说,真能领到钱吗?”

    “不会申请了不给吧?”

    “那样的话,我可白干了。”

    青年立马面色严肃,抬手一指附近的河工们,道:“你若不信,问问大家,我们这些早来的河工,个个都领过好几次钱。”

    “大叔你根本不需要担心,咱们大唐可不是别的地方……”

    “不但官员们不敢贪腐,小吏们也努力的办差。他们的政绩考核非常严格,巴不得能给百姓办实事呢。”

    “我就以你为例子说说吧,这半个月你赚了450文,虽然钱是挂在账目上的,但你随时可以申请结算。”

    “你吃饭也是挂在账目上的,领钱的时候直接扣除就行,不用每天在兜里揣着买饭的钱,干活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丢了。”

    “总之一句话,你放一万个心,只要你去申请结算,书吏们立马就给现钱。”

    “如果你家的距离比较远,书吏甚至会通知衙役护送你……”

    “而如果距离更远,比如我这种家乡不是江北道的情况,那么,衙役护送有些得不偿失,因此啊,结算钱财会按照另一种方式。”

    汉子顿时好奇,忍不住问道:“你家是哪里的啊?你结算是咋样结算的?”

    青年轻轻吐出一口气,脸上显出感慨颜色,道:“咱们大唐陛下,是天底下最厚爱子民的帝王,陛下他为了我们百姓着想,把所有的细节全都考虑到了。”

    “比如像我这种,来自别处的流民……”

    “由于我一时半会不能回家,暂时在你们江北道的河道上干活,故而我赚到的工钱没办法及时送回老家那边,所以申请结算之后由书吏给我家乡的衙门发信。”

    “假如我在江北道这边赚了一百文,那么家乡的衙门就按照实数发给我家人。”

    “大叔你听清了没,一文钱都不扣,所有工钱全都实数照发,路上运输钱财的开支由官府承担。”

    “如果我自己带着钱回去,路上的吃喝住宿要花销不少!”

    “然而,官府帮我把开支节省了。”

    “总之一句话,大叔你放心的干活吧,咱们大唐陛下何等仁厚,不会让治下子民吃亏的。”

    那汉子连连点头,明显长舒一口气。

    像他这种刚干活不久的河工,最担心的就是拿不到工钱,现在,他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

    ……

    杨一笑端着个破碗,蹲在地上扮演乞丐,刚才这一幕对话,全都落在他的耳中。

    老太监黄裳也蹲着,小声小气的开口道:“陛下,这青年的言辞不俗啊,似乎不像是普通百姓,他口吻有些读书人的味道。”

    “而且,他还懂得算术……”

    对于老太监的提醒,杨一笑微不可察点点头。

    他面色微带沉吟,道:“去年雪灾严重,延续直到今年入夏,各地受灾的情况都很严重,无数百姓只能背井离乡逃荒。这其中难免有一些读书人,因为受灾也得出来求个活路。”

    杨一笑说着微微一停,紧跟着再次开口道:“贫寒百姓之家,供养读书人很艰难,一旦遭遇灾害,比不读书的家庭还要惨。”

    老太监黄裳忍不住道:“既然如此,陛下为何在开国之初定下那种国策,凡是大唐科举选才,坚决不允许免税。”

    “陛下啊,明明您自己在早年享受过免税的好处啊……”

    “为什么,您不愿意让别的读书人享受?”

    老太监这番迷惑,也是整个天下对大唐国策的不理解。

    杨一笑缓缓吐出一口气,淡淡道:“关于此事,伏笔极远,你们现在可能感觉迷惑,但将来总有一天能够明白。”

    “读书人中了科举,一旦免税就是大害。”

    “以朕为例,当初是个童生,我能免自己的户宅税,还能免除妻子的人头税。”

    “这才是童生,如果秀才免的更多。”

    “而如果到了举人级别,所有的税赋都被免除,比如田税,无论有多少田地都不收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