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877章 凭什么挖我们大唐的宝贝?

第877章 凭什么挖我们大唐的宝贝?(1/2)

    这次回乡祭祖,要一直住到过年。

    最初的草屋只有两间,肯定不够一大家子居住,但是村里有以前盖的小学堂,那时候是为了照顾八百孩童,现如今杨氏学子早已成年,空出来的小学堂足够全家居住。

    因此,接下来一段日子都住这里。

    由于住在学堂,不免又回忆当初,无论杨一笑还是妻妾们,都思念以前那一段艰苦日子。

    孩子们白天玩了一整天,到了傍晚不允许再玩,不但全家妻妾不同意,连村里的各家各户也提出异议。

    毕竟已然是皇族……

    可以给孩子放放假,让娃儿们玩耍玩耍,但是,该跟上的教育不能停。

    恰好住在学堂里,索性便把当初的设施利用起来,老杨亲自开课,担任这一阵的班主任。

    不但所有子嗣都要听课,各家的小一辈也得来上学,傍晚时分,点燃灯火,烧起红彤彤的炉子,娃娃们的书声琅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第一堂课,先背诵书本,但是孩子们的坐性不够,如果只背诵很容易厌学。

    故而,第二堂课就要换个方法。

    因材施教,寓教于学,杨一笑用的方式很简单,他给孩子们或是说书或是讲故事。

    “孩子们,今天给大家讲个有趣的……”

    “汉时张骞,通商西域,此后开启丝绸之路,代代传承一直到五百多年前的隋唐,发生了很多有趣的的故事啊,孩子们想不想听一听呢?”

    妃子们都知道,杨一笑这是要教导孩子们国策,眼下正和西夏开战,很可能讲的就是西夏,只不过由于孩子们年龄小,所以要用讲典故的方式引发兴趣。

    果然,娃娃们叽叽喳喳的兴奋起来,欢呼雀跃,又能听父皇讲故事了。

    至于小虎头等五个大孩子,以及崔小存柔嘉和婵娟等几个大丫头,这时全都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课堂讲述的内容。

    杨一笑很欣慰,慢悠悠的开始……

    “孩子们,你们知道么,在咱们庞大中原的西边,有着一大片不比中原小的地域。”

    “自古以来,有国建立,多的时候几十个,少的时候也有七八个。”

    “以前跟你们讲过,五百年前隋唐,号称天朝上国,拥有威震四方之力,然而,那时候也没能雄霸西域。”

    “为什么呢?”

    “因为西域也有大国。”

    “那边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叫做吐谷浑的国家,很强,非常强,幅员辽阔,不弱于草原,经济也很殷实。”

    “后来,吐谷浑衰落,分崩离析,变为西域诸国。”

    “咱们中原也一样,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战乱,直到一百多年前,云太祖黄袍加身,这才重新统一,可惜版图没法跟五百年前的盛唐相比。”

    “西域诸国在这段时间里,分分合合之后也崛起强国。”

    “一共有三个,皆都不可小觑。”

    “首先是距离咱们最近的,也是眼下正在交战的,父皇考考大家,谁能说出这个强国的名字吗?”

    这个问题很简单,显然不是特意的考校。

    小虎头等几个大孩子都没有举手,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弟弟妹妹。

    于是,十几只小胖手高高举起。

    杨一笑故意装模作样的看了半天,最终目光落在一个小家伙身上,道:“行舟,你回答……”

    今年已经五岁的杨行舟,顿时兴奋的站起来,努力用最大的声音道:“父皇,是西夏,宋先生前几天刚讲过,我们大唐正在和西夏打仗。”

    杨一笑立马表扬,故作惊喜开口道:“很棒啊,一下子就回答上来了。”

    “行舟很不错,学习很用功,嗯,你们所有举手的也很用功。”

    “都能举手,说明都知道这个答案,只不过被行舟抢了先,否则回答的肯定是你们,对不对?”

    “哈哈哈哈,别噘嘴,别着急,等会父皇还有问题,现在先听父皇讲故事……”

    “孩子们,咱们现在正攻打西夏。”

    “这个国家占据的国土,有一半曾经属于中原,尤其是河套平原,那里被称为塞上江南,不但千里沃野,而且物产丰饶,那是属于咱们汉人的土地,岂能被西域异族霸占着,对不对?”

    “因此,父皇发兵攻打他们。”

    “对外宣称,是为了受苦受难的百姓报仇,但是咱们自家人关起门来说,打西夏是因为他们占了中原的土地。”

    “孩子们,你们见过拳头大小的玛瑙没?”

    “如果没见过,回头让你们母亲去找皇后大娘,每个宫里都发放一些玛瑙,让你们看看这种宝物的样子。”

    “拳头大的玛瑙,在咱们中原价值十两黄金,如果折算铜钱,能换很大一堆。”

    “一个七口之家一年的生活,也花不了这么大的一笔钱,并且,天天能有肉吃。”

    “这样一块玛瑙,是不是个宝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