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887章 谁挡我,我杀谁

第887章 谁挡我,我杀谁(1/2)

    果然,徽宗点了点头。

    “不错,正是如此,给虎儿的一座宝库,最终目的是为了帮你。”

    “笑儿啊,其实咱们爷俩心里都清楚,无论借还是给,爷爷这个钱都拿不来回了。”

    老爷子说着,怅然一声叹。

    “云朝一百多年的家底,本是留给赵氏子孙的,说它是保国资金,不如说是复国资金。”

    “这钱一旦动了,没有拿回的可能。”

    “笑儿你曾说过,世人都有私心,哪怕是至亲的爷爷和孙儿,也会出现反目成仇的可能。况且,咱们爷俩并不是亲祖孙。”

    “上半年的时候,你向爷爷求助,那一座宝库给你之时,爷爷说是暂时借给大唐。”

    “然而你我身为帝王,都知道只有借没有还……”

    “所以,爷爷当时刻意留了后路,我说的是借给大唐,而不是借给我的孙女婿。”

    “借给大唐,意味着是云朝和大唐的债务,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交好,况且赵氏的云朝都已经灭了大半,因此,这笔钱哪怕赖账也无所谓,”

    “但如果说是借给你,那么就是咱们爷俩的债务,往深了说,是赵氏皇族和杨氏皇族的债务。”

    “将来这笔账一旦赖掉,伤的便是亲戚情分。”

    “对于你而言,该如何决断?自古以来的开国帝王,骨子里都有狠辣的果决。如果你欠了赵氏太多的债,还不起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举起屠刀,把所有的债主全都杀了。”

    “人都杀光了,债也就不用还了,对不对?”

    老爷子说着,目光直勾勾看着杨一笑,仿佛要看穿他的内心,期待着杨一笑给出答案。

    杨一笑深深吸了一口气,足足好半会儿才轻声开口,道:“爷爷您活着的时候,我肯定不对赵氏动刀。”

    老爷子点了点头,显然很满意杨一笑的坦诚。

    他苍老的脸色全是欣慰,伸手轻轻拍了拍杨一笑肩膀,道:“但是当爷爷不在人世的时候,你对待赵氏的心态肯定会改变,只因爷爷教过你,帝王做任何事情都要优先考虑大局。”

    “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

    “况且,赵氏跟你算不上至亲,仅仅是姻亲而已,凭什么当你债主?”

    “因为,你终有一天会举起屠刀……”

    “爷爷老了,无论哪天驾崩都无所谓,可是我得为赵氏着想,我不能让你欠赵氏的债。”

    这位老爷子不愧是当了几十年帝王的人。

    显然已经把帝王的心态琢磨到了骨头里。

    ……

    话题有些伤感,爷俩的情绪都不好。

    如果聊的太透彻,如果继续再聊下去,那么,肯定会伤了情分。

    杨一笑再次深吸一口气,重新说个话题作为转移,他语气故意假装神秘道:“爷爷,我也考考您……”

    “大唐现在的情况,明明不适合扩张,我连治理现有的版图都感觉吃力,由于大量缺乏官员已经导致政令不畅,爷爷您说说,我为什么还要去打西夏。”

    “一旦打下来,就得去治理。”

    “无论如何跟各方分润,我的大唐终究要入手一些州,这对于我而言,更让治理变的困难。”

    “爷爷您说说,我为什么犯这个蠢。”

    对于杨一笑转移话题的心思,老爷子一眼就可以看穿。

    而对于杨一笑所问的这个问题,老爷子几乎不用思考也能回答,当即笑呵呵的道:“通商,贸易,笑儿你从崭露头角的那一天起,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体现你注重商贸繁荣的性格。”

    “最开始的时候,爷爷我很不理解……”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贾地位是最低的,商贸也是最不受朝堂在意的。”

    “然而你似乎和这个时代的想法格格不入,你竟然把商贸的重要性排在了士农工商的第一位。”

    “这几年以来,爷爷默默的观察,渐渐的,我看出了眉目。”

    “无论咱们中原的农耕文明,还是草原的游牧文明,国朝根基也许是种地或者放牧,但如果想让国力强盛必须让商贸兴盛。”

    “以前说繁荣昌盛,大家一提起来想到的是粮产增收,老百姓不饿肚子,大户的粮仓堆满。”

    “上升到豪门世家,则是想的钟鸣鼎食……”

    “然而哪怕世家门阀,算计的也是土地产出,又或者,茶水盐田矿山的财富。”

    “在你之前,所有人的理念都盯着产出,计算的是卖出去能有多少收益,大家把这个产出之后的售卖看成商贸繁荣。”

    “而你,不一样……”

    “江南产出的物资,你用暴利诱惑他们卖给大唐,然后,你往草原卖。”

    “爷爷听你说过,你为了保证贸易不断经常平价甚至亏钱卖货,只要草原愿意买,你不赚钱也一直卖。”

    “利润看似只有一点点商税,似乎你从未刻意扶持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