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苏羽等人一边养伤,一边加强谷口的防御工事。他们收集了大量的石块、弓箭,准备迎接可能再次到来的魏军。同时,苏羽还派出几名士兵,悄悄出谷,去寻找蜀军的援军,了解外面的战局。
这日,派出去的士兵终于回来了,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蜀军的援军已经在距离此处不到百里的地方,正日夜兼程赶来。苏羽听后,心中大喜,他知道,反击的时刻就要到了。
然而,还没等苏羽等人做好准备,魏军却再次来袭。原来,曹真在撤退途中,得到了新的情报,得知蜀军的援军虽然正在赶来,但还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到达。他认为这是一个消灭苏羽等人的绝佳机会,于是决定再次进攻。
魏军浩浩荡荡地来到谷口,这一次,曹真带来了更多的士兵和攻城器械。他望着谷口,冷笑一声,对身旁的张合说:“此次,定要将苏羽等人彻底消灭,让蜀军知道我魏军的厉害!” 张合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
魏军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他们推着攻城车,顶着盾牌,向谷口冲去。苏羽等人则严阵以待,用石块、弓箭拼命抵抗。一时间,谷口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
魏军的攻城车不断撞击着谷口的防御工事,石块、树木纷纷倒塌。苏羽见状,心急如焚,他亲自拿起弓箭,瞄准攻城车的士兵射击。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也纷纷发力,给魏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但魏军人数众多,攻势越来越猛。眼看谷口的防御工事就要被攻破,苏羽突然灵机一动,他想起山谷两侧山峰陡峭,若能从山上扔下巨石,定能给魏军造成巨大打击。于是,他连忙命令一部分士兵爬上两侧山峰,准备巨石。
很快,士兵们在山峰上准备好了大量巨石。苏羽一声令下,巨石如雨点般从山上滚落,砸向魏军。魏军士兵们猝不及防,纷纷被巨石砸中,死伤惨重。攻城车也被巨石砸毁,魏军的进攻再次受阻。
曹真见此情景,气得暴跳如雷。他挥舞着马鞭,对士兵们喊道:“给我冲!不惜一切代价,攻破谷口!” 魏军士兵们在曹真的逼迫下,再次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苏羽心中一喜,他知道,一定是蜀军的援军到了。果然,没过多久,一支蜀军如潮水般涌来,从魏军背后发起了攻击。
曹真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想到蜀军的援军会来得如此之快。魏军顿时陷入了前后夹击的困境,阵脚大乱。苏羽见时机已到,大声喊道:“兄弟们,杀出去!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说完,他带领着谷中的士兵,如猛虎般冲向魏军。
在蜀军援军和苏羽等人的前后夹击下,魏军彻底崩溃,纷纷四散逃窜。曹真和张合见大势已去,只得带领少数残兵败将,狼狈逃走。
曹真和张合带领着残兵败将,在山路上狼狈奔逃。山间暮霭沉沉,仿若一张灰色大网,将他们困于其中。曹真的铠甲凌乱,发丝也在风中肆意飞舞,他紧咬着牙,双眼满是不甘与愤懑,时不时回头看向那片战场,心中悔恨如潮水般翻涌:“怎会如此!这蜀军援军怎会这般及时!” 张合亦是一脸疲惫,他勒了勒缰绳,试图安慰曹真:“大都督,胜败乃兵家常事,此番失利,咱们回去再从长计议。” 可曹真哪能听得进去,他猛地一挥马鞭,抽在马臀上,那马吃痛,嘶鸣一声,向前狂奔而去,溅起一路尘土。
与此同时,谷口处,蜀军欢呼声响彻云霄。苏羽身先士卒,手中长刀在余晖下闪烁着寒光,一路追砍着逃窜的魏军。蜀军援军的将领李明驰马来到苏羽身边,笑着说道:“苏将军,可算赶上了!” 苏羽收刀入鞘,脸上虽满是疲惫,却难掩兴奋之色:“李将军来得正是时候!若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这谷中兄弟怕是要折损殆尽。” 两人相视大笑,随后开始指挥士兵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清点缴获的物资。
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至蜀军大营。诸葛亮听闻此战大捷,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苏羽不负所望,此番不仅守住谷口,还大败魏军,真乃我军之福。” 他转身看向营帐中的地图,手指在山川地势间游走,思索着下一步的战略布局。一旁的马谡见状,上前一步说道:“丞相,曹真此番大败,必定心有不甘,恐怕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咱们需早做准备。” 诸葛亮轻抚胡须,目光深邃:“马谡所言极是。传令下去,让各营加强戒备,同时,派人去谷口协助苏羽,巩固防线。”
而在魏军大营,曹真回到营帐后,一脚踢翻了身旁的案几,桌上的文书、酒杯散落一地。众将官们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曹真喘着粗气,怒视着众人:“此次出征,竟遭如此惨败,你们说,该当如何?” 张合硬着头皮上前说道:“大都督,蜀军此次取胜,一来苏羽坚守谷口,颇为顽强;二来援军突袭,我军猝不及防。依末将之见,咱们应先修整军队,再设法探清蜀军虚实,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曹真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也罢,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三日后,我要听到破蜀之策。”
三日转瞬即逝。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