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京中蛰伏十年,世人唤我夜天子 > 第三百一十五章 此法有效!

第三百一十五章 此法有效!(1/2)

    这一日,赵祈安早早便换上了官服,来到了宗正寺内,准备和同僚们一同前往封王大典。

    老上司英国公并不在部堂内,这封王仪式是在太庙举行,诸多准备都需要他这位大宗伯亲自去做,所以昨天晚上就带了一批人去了京郊皇陵。

    在部堂里主持大局的是宗正寺的一位少卿,明理伯姬运。

    赵祈安和这位少卿接触不多,只知晓明理伯这一支皇亲背地里偷偷做着瓷器买卖,算是皇室宗亲里过得还算不错的那一批人。

    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好特别注意的。

    就在赵祈安准备和同僚们一起去京郊皇陵的时候,一名宦官恰在此时赶来了宗正寺部堂。

    “宗正寺寺丞,赵祈安赵大人可在?”

    听闻是宫中来人,部堂上诸位同僚不由纷纷侧目,只是当众人看到那名宦官模样时,不由纷纷目露惊愕。

    那宦官看其年岁,约莫四十出头,身高比之常人高出一个头来,瘦如竹竿,脸上擦着厚厚的铅粉,脸上挂着阴恻恻的笑容,光是往那一站,就已是极为渗人。

    赵祈安从人群中走出,来在那名宦官面前:“本官便是赵祈安,公公可是有事?”

    那宦官耷拉着眼眉,声音轻柔:“奉陛下口谕,宣赵大人入宫觐见!”

    赵祈安有些意外,今日可是姬武昌的封王大典,天武皇不去观礼也就罢了,还在这个时候把他唤进宫中去?

    他不动声色得靠近了那来报信的宦官,从袖中取出一个荷包,熟练得塞了过去:“封王大典在即,陛下这会唤本官入宫,不知可是有什么要事……”

    出乎预料的是,那宦官却是皮笑肉不笑得将荷包推了回去:“圣心岂是咱家一奴才可以揣测的?不过临行前,陛下确实是有话带给赵大人。”

    他清了清嗓子,再说话时已是中气十足:“封王大典有甚意思?让那天杀的赵小子放下手头一切,速速入宫,朕等着他。迟了时辰,朕治你的罪!”

    他这嗓音,竟是变得与天武皇一般无二,就连那急躁的语气也是模仿得惟妙惟肖。

    说完之后,那宦官又恢复了那渗人的笑容,看着赵祈安:“最后那句话是对咱家说的,不过咱家也不想被陛下责罚,赵大人还是快些随咱家入宫吧。”

    赵祈安却是听出了这宦官的好意提醒,借着模仿天武皇的口吻,也将天武皇召他之时的心情表现给了赵祈安看。

    天武皇……似乎很是焦急?

    赵祈安正色作揖,问道:“公公看着面生,不知怎么称呼?”

    “东厂贴刑官,卫卓。”

    “原来是掌刑千户当面。”

    赵祈安听到了这太监来历,心中道了一声果然。

    往常能够出宫下诏的,不管是带着圣旨还是奉着口谕,大多都是司礼监的随堂太监。

    而司礼监的太监,赵祈安大多都熟,即便不熟也认得面孔。

    今日这来传口谕的太监,却是面生,果然不是司礼监的人。

    只是没想到的是,竟会是东厂的人。

    东厂与司礼监,背后大头头都是五侯爷,只是职权不同。

    而巡天监成立之后,东厂与巡天监有部分职能重合,导致失了不少业务。如今东厂已经由明转暗,朝野内外都知晓有东厂的存在,却不知晓东厂的太监大多数时候都在做些什么。

    唯一能够被外人知晓的职务,便是监察地方军政,每一支驻军之内都有监军太监,多是东厂出身。

    天武皇不用司礼监的太监,而用东厂的人来寻他……

    这让赵祈安心中也就大致猜测出天武皇找他所为何事了。

    ……

    当赵祈安跟随卫太监入宫之时,刚入宫门,心有感应,停下脚步看向了天空。

    皇宫之外,是万里无云的晴朗碧空。

    可皇宫上方,却乌云密布,几乎遮蔽了整个皇城,滚滚雷声在云中翻涌,不时有雷电划过。

    有人在此渡劫。

    赵祈安只是扫过一眼,心中便做出了判断。

    “赵大人。”

    卫太监唤了他一声,脸上依旧是那渗人的笑容:“还请赵大人不要耽搁,莫让陛下久等了。”

    赵祈安收回目光,跟在卫卓身后继续向着宫内走去。

    今日皇宫之内,戒备极其森严。

    只从宫门到养心殿这一段距离,赵祈安就遇到了七八支巡逻的禁军队伍。

    看其甲胄样式,今日宫中不仅仅只有往日常驻的羽林军,只怕京中六卫有三四卫都被调来了皇宫。

    除此之外,赵祈安每过一道宫门,便会察觉到暗中有一道强大的意识窥视,应当是大内深宫中的皇室供奉在警戒。

    光是看这番排场,就知晓今日皇宫要有大事发生。

    当赵祈安来在养心殿宫门前,一缕阳光不偏不倚投在了他的身上。

    他抬起头,原本天空中密布的雷云,此刻竟是已经开始消散,阳光重新挥洒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