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 第535章 推介华夏银行

第535章 推介华夏银行(1/2)

    二楼。

    武从文又忍不住抱着闺女站了起来,心里大声赞叹道:“这小子他娘的要是晚生个几百年,妥妥的传销组织金牌讲师!要是再来个‘听懂掌声’,什么他娘的的聂枭啊,统统都得靠边站!”

    一楼屏风上的白布又换了新的,这次是一幅人物介绍。

    “洪四喜,小名狗娃,五年前还是京东西路广平府梁山县的一个普通农户。父母健在、兄弟五人,全家只有二亩薄田,七口人挤在两间破草房里。别说娶媳妇儿,连饭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就这么个破落户,只因有一门祖传的木匠手艺,先从给梁山军工集团做工开始,凭借手艺好、能吃苦,不断升职加薪,三个哥哥陆续成了家、生了娃。”

    “三年前,梁山军工集团要扩大产量,决定将一部分技术含量不太高的零部件制造承包出去,这洪家老四胆子大、头脑活、人缘好,便组织了一批工友和同乡成立了‘洪氏工坊’,接下了车厢制造的活。”

    “不到两年时间,凭借质量好、样式精美,山东出品的所有四轮马车车厢,便都是这‘洪氏工坊’做的了。各位家中若是也有山东产的马车,不妨回去找找看,在车厢的底部是不是有一个‘洪’字商标?”

    “去年,因为‘洪氏工坊’技术精湛、信誉良好,不但开始生产各式家具,还又接下了车轮制造的业务,坊中的工人数量已经超过了千人!”

    随着史浩吐沫横飞的讲述,台下众人逐渐心驰神往。

    一个泥腿子、破落户出身的家伙都能有这般成就,自己的起点可要比他高多了,凭啥不能更牛逼?!

    史浩继续,张口就来的忽悠说得自己都他妈信了,“年初的时候我随商队北上,恰巧在汴梁遇到了这位洪四喜洪老板。当时他正在汴梁筹备自己的大婚,娶的是工部一个郎中的女儿。”

    “因为之前有过生意上的往来,我俩的关系还算好,那晚他喝多了拉着我的手说......”

    说到这,史浩用略带颤抖的山东腔模仿着洪四喜的模样,“史公子,俺就是个大老粗,从小没读过书,除了种地就只会干木匠活,怎么就混到今天这个地位了呢?”

    台下的人代入感太强,终于都疯了。

    工部郎中啊!从五品!绝对的官宦门庭!

    对于今天现场的这些商贾、小地主来说,绝对是做梦都不敢想的、高不可攀的存在!

    甚至人人都在脑子里幻想了那么一下:老子要是能娶到那种官宦小姐......

    结果这个念头一发就不可收拾了。

    “买!不就是两成利差吗?老子砸锅卖铁也得买下一样刚刚见识的新技术!”

    “就算老子没机会娶官家小姐了,可老子还有儿子啊!必须得让那混小子娶上一个,也让自家祖坟也冒冒青烟儿!”

    脑子一昏,想到就做,又是吴万全第一个大喊:“史公子,那华夏币到哪里能够兑换?是各地的官府吗?”

    这回其他人没有像之前那样观望,纷纷一边后悔自己没抢到头功,一边争先恐后的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史浩暗暗松了口气,心里大喊:“终于上道了,真他娘的不容易啊!”

    双手抬起做了个向下压的动作,等台下声音小了一点儿,史浩笑着开口:“诸位,史某承蒙陛下看重,受命筹建华夏银行,属户部下属,硬着头皮接下了首任华夏银行行长一职。”

    又听到一个新词儿,台下瞬间彻底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知道今天听到的每一个句话都是价比万金!

    史浩很满意众人反应,笑着继续,“什么是银行呢?其实就是钱庄,却又和钱庄不太一样。”

    “就拿从前江南最大的德晟钱庄举例吧。”

    “大家伙往德晟钱庄存金存银,需要支付一笔保管费,所得只是汇兑的方便。华夏银行不同,汇兑正常,但不收保管费,还会每年向储户支付一笔利息!”

    眼见台下惊叹声又要起来,史浩连忙摆手打断,“诸位先不忙讨论,在下还没说完。”

    “和德晟钱庄一样,华夏银行也对外放贷,只是不叫‘印子钱’,而叫‘贷款’。”

    “大家伙要问这‘贷款’和‘印子钱’有啥区别呢?区别就在利息高低和计算方式上。”

    “从前市面上的印子钱,通常是月息五分,超过一个月则利滚利,如果是借一百两,一年后总共需要连本带利偿还一百七十九两六钱。按梁山学院那边的新说法,就是年化利率百分之七十九点六。”

    “这还是最低的,大家伙应当知道,五分息算是市面上最良心的了,高的能到月息一钱,算下来年化利率高达百分之二百一十三点八!”

    台下没人反驳,也没人交头接耳,都是经商的,这点儿常识还是有的,只想听听那什么华夏银行的利息是多少。

    史浩提高了音调,“华夏银行绝不干那种缺德买卖,利息只有一种,那就是年息百分之二十!简单说就是年初借一百两,到年尾才用归还,而且连本带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