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 第488章 诸葛亮:一地主官,才十六岁?

第488章 诸葛亮:一地主官,才十六岁?(1/2)

    十一月中旬,冀州。

    邺城东郊,学宫正式落成。

    消息一经传出,引得周围无数百姓聚于山门外广场,准备参加祭礼。

    “是府主!!~”

    随着张靖带着文武乘马而来,人群中传出阵阵惊呼。

    “乡亲们好!”

    张靖见人山人海的场景,似受某种基因牵引,不自觉的高举右手,高声同百姓们打着招呼。

    “府主在跟我们打招呼,还在问好~啊~我也看到了,府主好……”

    百姓们见此,激动得不能自已,眼中满是狂热之色,同时高举右手,参差不齐的声音,也很快变得整齐。

    “府主好!!!”

    而后这道百姓们的齐喝声,宛如山呼海啸一般传遍四野,即便远在城内的军民,都能听到清清楚楚,听到呼声的百姓,纷纷将目光投向东郡。

    “刺激~!”

    张靖面带笑意,只感浑身热血沸腾,接下来只是挥了挥手,没有再多言。

    “那就是府主!”

    山门外,郑玄携众夫子,于学宫子弟早已等候多时,学子中诸葛亮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由目光明亮,低声道:“果真如传言一般年轻,大丈夫当如是也!”

    如今的诸葛亮。

    靠着诸葛玄的人脉,被举荐给了当初在无盐的郑玄,经过一番考核,其天赋被后者看重收作关门弟子。

    离开瑕丘后的诸葛亮。

    在见识到更多太平治下的民生后,当即将汉室抛于脑后。

    汉室啥的。

    诸葛亮表示,不熟。

    “师弟!”

    诸葛亮身侧一名青年闻言,在前者耳边低声道:“府主的确年轻,不过像府主这种人物千载难出,这种人物离咱们太远,不过我还知道一位,那位比府主还要年轻,是咱们能够想一想的存在!”

    “噢?”

    诸葛亮闻言,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赶忙道:“公佑师兄别卖关子,快说说,此乃何人?”

    “那人便是并州主官,王粲!”

    孙乾眼中满是羡慕,朝着诸葛亮低声道:“其于三年前得军师青睐入仕吾府,两年前便赴任并州,其今年刚满十八,也就是说他任并州主官之际,亦不过十六岁!”

    “听说各地的主官,正在忙于如何令良田增产之际,那位已在并州联合畜官,施行畜牧政略,听说如今已初具成效,可见其是何等不凡!”

    孙乾出身寒门。

    乃青州北海人氏。

    一直在郑玄门下治下,正当他即将出师准备入仕,想走走师父的门路,求一封举荐信之际,他的师傅却被请到了兖州。

    作为寒门出身的孙乾。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人脉,便是有一个名叫郑玄的师傅,要是他师傅不来兖州,以当代大儒的身份,只需一纸书信,孙乾随随便便就能在徐州得到个不错的官位。

    然天不遂人愿。

    师傅那时候要去兖州,准备借师傅门路的孙乾,自然不可能求一份举荐,然后离郑玄而去,毕竟那时候太平府的名声,实在是不好听。

    他若是那样走了。

    忘恩负义的名头绝对少不了。

    孙乾经过一番心理建设,又知晓张靖出身北海之后,没做多少犹豫,便跟随着郑玄来到了太平府治下。

    暗地里也没少抱怨崔琰。

    如今孙乾只想说,崔师兄干得漂亮。

    而王粲的出现,便是学宫无数学子奋进的榜样,正如孙乾所言,张靖对他们这些学子而言,实在是太过遥远。

    “一州主官,十六岁?”

    诸葛亮闻言后双目瞪大,多少觉得自己的脑袋有些不太够用。

    “骗你不成?”

    孙乾缓缓点头低声应了一句。

    “噤声!”

    不待诸葛亮再言,前方一名夫子向后扫了一眼。

    “……”

    诸葛亮赶忙缩了缩脖子,因为他感觉那夫子好像发现他了。

    不多时。

    张靖一行人行至郑玄等人身前,前者看向一旁山石上铭刻的横渠四句,突然就觉得这学宫的逼格拔高不少。

    稍作交谈后。

    在郑玄等人的主持下,学宫举行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祭礼。

    “主公!”

    祭礼既毕,张靖在郑玄等人随侍下观览学宫,行至一阁楼前,李儒开口道:“此乃学宫藏书阁,内藏典籍三千余册,其中以经、农、公输、兵、医、法、谶纬、术算八脉为最,另有墨、阴阳、杂……可谓无所不包,不过在夫子方面,尚多有不足。”

    “哈哈!”

    张靖闻言笑着道:“文优啊文优,你这是身怀宝山,而浑然不觉啊!”

    “我深知学宫夫子皆非常人!”

    言及此处,张靖将目光移至郑玄,接着道:“然有康成公主理学宫诸事,只需一封书信,必能引得诸多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