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 第95章 奎州安排

第95章 奎州安排(1/2)

    鬼门道,我对他们的印象就不太好,灭掉这个门派是必然的。

    我命令杰他们在奎州找一下鬼门道的踪迹,势必要灭了他们。

    奎州现在可是有着超过十万的大军,除寇、虎翼、安玄、安定、无畏军。

    为了避免南封国多想,自然是要打着正常的旗号留在奎州。

    比如:灭掉鬼门道。

    比如:剿灭“万林”山贼。

    比如:稳定奎州局势。

    剿灭“万林”自然是假的,我已经偷偷招安了他们。但他们还不能立刻变成军官,而是继续作为山贼存在。

    古有将领养寇自重,今有布诸养贼伐国。

    “万林”流寇所盘踞的地方位于奎州的南边,那里与南封国之间的距离非常之近,最多也就只有一个郡那么远。

    面对如此情形,我命令大军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似乎是打算将这些山贼困死在原地。

    其实,这种情况并非首次出现,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战术运用。

    然而,这次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与以往相比,这次的大军规模明显要“稍微”多了一点。

    如此众多的军队集结于奎州,显然是有着更为重要的战略意图。

    既然大军已经抵达奎州,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让他们折返回来。

    明年,我便要对南封国展开行动。

    若是大军此刻从奎州折返,那么明年依然需要再次派遣他们前往奎州。

    如此一来,南封国势必会有所警觉,想要骗过他们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倒不如就让这十万大军留在奎州,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南封国对伊国军队的实力产生误判。

    认为伊国士卒连一伙山贼都剿灭不了,实在是无能之辈。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南封国的警惕。毕竟,谁会把一支连山贼都对付不了的军队放在眼里呢?

    所以,我决定借着剿灭山贼的名义,让这支大军在当地驻扎下来,并利用这段时间对士卒进行训练。

    虽说号称有十万大军,但实际上真正精锐的部队只有除寇军和虎翼军,加起来也不过三万多人而已,该有的训练不能少。

    ……

    十万大军,听起来很唬人,实际上披甲的士卒占不到两成。

    甲胄,这不是可以轻松制造的东西,在很多将领看来,完全没有必要给士卒穿上甲胄。

    一个士卒战死了,顶了天也就发下二两银子。遇到不好的将军,连钱都不会发,没有追责战死士卒的责任都算不错了。

    甲胄的种类很多,上品的铁质甲胄;中品的犀牛皮和牛皮制成的皮质甲胄;下品的是一些木块或竹片制成的甲胄。

    下品的甲胄防御效果不大,所以将领和士卒们宁愿选择放弃甲胄追求动作敏捷。

    而中品甲胄,却是难以得到动物的皮,尤其是犀牛皮,通常只有高级将领才能穿,成本价是五两以上。

    上品铁制甲胄,防御力最强,但也是最重的甲胄,重量在十到三十斤,成本在十到五十两银子。

    之所以重量和价格差异这么大,主要是甲胄的不同。

    十斤的是只有胸甲、护臂和护腿,三十斤的则是相对护住全身,价格自然也不一样。

    所以,将领或者皇帝并不愿意给普通士卒穿上甲胄,死了再重新招募士卒就是了。

    至于那些战力强悍,算得上精锐的士卒,朝廷才会给予甲胄。

    其他的士卒,只要能人手一杆长枪,穿着统一方便区分敌我的衣服就行。

    我无法做到十万大军人手一件甲胄,但能争取把精锐士卒都穿上甲胄。

    也就是说,我需要在一年之内打造一万套甲胄。

    这样一听似乎很容易,但事情要分开了算。

    先是让民夫去开采、运输铁矿,这一点必须给民夫们一些好处,不管是给他们减税、钱财、粮食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铁矿的冶炼,最后才是打造甲胄。

    完整算下来,甲胄的成本在十万两到五十万两,真正花费的恐怕在三十到八十万两。

    ……

    说到底,战争的本质就是对财富的消耗和争夺,而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便是银子。

    所以,要想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充足的钱财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采纳钟尚书的建议——降低对商人征收的税款。

    我认为他的观点非常有见解,如果朝廷一味的增加赋税,做生意的人只会愈来愈少。

    辛苦跑一趟,做出某种东西,发现做完买卖还亏了,傻子才会继续做生意,还不如坐吃空山。

    相反,适当降低商税,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会让商人赚取更多的利润,但实际上却能够促进伊国境内的经济流通。

    商人都是逐利的,当他们意识到有利可图时,自然会增加商业活动的频率,多走几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