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二百一十五章 珍珠

第二百一十五章 珍珠(4/4)

,她也知晓一些,这些鹦鹉看着也是漂亮,卢林也买了十只一同送到船上去了。

    到得船上,卢林有些忧愁这些孔雀如何养活,买卖孔雀的老板说是好养,卢十九娘跟着学了一会,半懂不懂的。

    孔雀一般在茂密的灌木丛或高草丛中营巢,巢穴结构简单,仅在地面挖一浅窝,铺垫杂草、枯枝、落叶、羽毛就可以了。雌孔雀隔日产卵,每次产一枚,多在黎明时分产卵,每窝产卵四到八枚不等,喜食一些树木果实,也采食稻谷、芽苗、草仔等,蚁虫、蚱蜢、小飞蛾也会捕食。

    三人放置好了,摆弄了一会,倒是陈世亨那边的九家后辈中有两人饲养过孔雀,家中还有,见到后自告奋勇,这令卢林大喜过望,连鹦鹉都交给他们去照看了。

    中午和武南、刘士元、邢禄一起吃的饭,闲谈说及了买了珍珠和孔雀、鹦鹉之事,武南是知晓苏禄珍珠的好,刘士元、邢禄也都跟着买了一些,他们囊中羞涩,只买了十余颗五分左右的珍珠就没银子了。

    苏禄国这边的珍珠出名,此处是有上等珠池的,刘士元还说起记载中南海珍珠也就是天下闻名的南珠;在白沙津一带是有过珠池的,但是不多,在合浦那边更多一些;合浦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常通商贩,贸籴粮食。这几处地方出产的也都是南珠。

    珍珠全靠采珠人潜水捞贝,以长绳缚腰,携竹篮深潜海底,拾取珠蚌置于篮中。以前还有官吏贪得无厌,采捕无度,并以种种手段,强迫采珠人下海滥采珍珠,珠苗受到严重的破坏,并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而且这海水深处常有大鱼出没,吞食人命,可谓是人命易珠,令采珠人纷纷逃离家园。

    前朝从皇帝到下面官吏更是贪得无厌,采珠搜刮掠夺过于贪婪,采捕无度,本应是十数年而一采,但有段时间未有隔两三年便一采,如此频繁的过度采捞,后面的收获不及正常的两成,珠小而嫩,加上后面海禁,就渐渐没落了,记载说:道稀,人谓珠去矣。

    刘士元说珠有九品和八品之说,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为大品,有光彩,一边小平似覆釜者,名珰珠;珰珠之次名走珠;走珠之次名滑珠;滑珠之次为磊螺珠;磊螺珠之次为官雨珠;官雨珠之次为税珠;税珠之次为葱珠。

    最后就是叫做幼珠、常珠等不入流的珠名,和后面的官雨珠、税珠、葱珠也就是论斤买卖的,大小不同,价格不同;大颗粒是首选,其次是看光泽与色彩,其后,便是挑珠子的形状,圆球形被称为走珠或走盘珠,是常见的高档珍珠。

    其实珍珠之为物也,一采之后数年始生,又数年始长,又数年始老,故禁私采数采,正常应该是十五到二十年左右一采,能够收获一些美珠,这十五到二十年的时间,就是珠池生养的时间。

    卢林听得这个,想着回去本就打算要到涠洲那边看看的,他去过合浦,王文英更是在合浦多呆了一些时日,似乎没有听说过珠池之说,这个珠池之事等去了可以打听看看,当年断绝了,如今过去至少两百年了,珠池应该恢复了,若是可为,或许是个长久的好营生。

    未时过半,卢十七娘回来了,马累也来了,还有卢十七娘的几个长辈来了,见过卢林之后,卢十七娘说道:“公子,妾身有事要和公子单独说。”

    卢林点了点头,带着卢十七娘去了房间,坐下后说道:“十七,你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

    卢十七娘说道:“公子,妾身以前没有和你说过自身之事,如今公子也知晓了;昨日回去,长辈们听闻了市舶司之事,想让公子牵线,做这些买卖。”

    卢林问道:“十七,你留在苏禄来做么?”

    卢十七娘急道:“公子,妾身是要随公子回去的,不会留下,是想让我弟弟跟着王大人去学一学,还请公子应允……”卢十七娘说了一下她昨日和亲人商议的结果,这一路过来,她也是知晓海运之事的,本就是商股世家,昨日回去商议过了,她也是为弟弟马累着想。

    卢林听完后说道:“十七,这算不得什么问题,你家在此地有根基,又有人,可便宜行事,只是我们此去颇有些风险,你弟弟尚未成亲,暂时不要跟着去了,我写封信留给他,他对王城这岸边很熟悉,等后面市舶司的大海船过来,让他带着信去找人,再随船过来。”

    卢十七娘起身说道:“多谢公子。”说完俯身就要拜谢。

    卢林连忙托起卢十七娘说道:“十七,你勿需如此,走吧,先出去和你的亲人说一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