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洪荒:开局献祭阐教仙 > 39、一路震惊到家的闻太师!(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39、一路震惊到家的闻太师!(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1/2)

    “这就是三王子?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是啊,才两年不见,都快认不出了。”

    “这次要没有三王子的推田计划,北海那些诸侯国,不可能这么快就投降。”

    “北方麦,南方稻,都说三王子善庖厨,可谁知道,三王子更善于治国啊!”

    “那是,三王子治国如烹小鲜!”

    “无为而有治,有为而大兴,三王子当真有人族圣贤之相!”

    “哈哈哈,此言大王最是爱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大王常言,三王子若是我人族圣贤,那他就是人族圣贤之父!”

    “哈哈哈!大王优秀!”

    “给大王点赞!”

    “咦,你们这些家伙,学三王子的口头禅倒是学得快。”

    “哈哈,现在我大商天下,谁人不在学习三王子,就连冀北候苏护之女苏妲己,也在带头下田插秧呢,女子尚且能如此,吾等男人又岂能甘于人后。”

    乡间田野,无论是贵族们的交头接耳,还是百姓们的热议,都飘入那位身骑墨麒麟,额上倒竖着一只眼的威武将军耳中。

    他叫闻仲,殷商三朝元老,截教金灵圣母门下,是朝野都敬重的人物!

    “大王的銮驾来了!”

    不知谁先大呼一声,看着玄鸟旗帜出现在地平线上,所有人都沸腾了。

    “太师,大王来了!”

    闻仲点点头:“快,去接驾!”

    说罢驾驭座下墨麒麟,往銮驾方向迎去!

    这次他从北海平叛归来,帝辛有旨,群臣三十里接风,而帝辛自己也要出城十里!

    这样一来闻仲直接就吓到,千辞百辞,但是帝辛态度强硬,非要出城去给自己的太师接风。

    最终磨来磨去,闻仲就差哭着说要去见先皇了,才在三王子武庚的建议,改成了出城五里接见。

    如此,闻仲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但就是这样,现在眼看着大王的銮驾要过三里地了,闻仲连忙带领一众部下迎去,这样,最多也就是四里地。

    还好,还好,不算我闻仲居功自傲。

    “太师啊,太师!”

    帝辛一见这位三朝元老,父王的托孤大臣,就笑呵呵地上去握住他手。

    就算是原来的历史上,纣王对闻仲也是敬重有加。

    而闻仲也真正是为了殷商鞠躬尽瘁。

    奈何当时殷商气数已尽,就算他再怎么殚精竭虑,东征西讨,最终也敌不过天意二字。

    但是这一届殷商在武庚的干涉下,不但大改气数上的颓丧,甚至还出现了再生之机,中兴之相。

    闻仲道行虽然不高,但是身负殷商皇朝,与人族气运有关联,自然具备观气望气的本事。

    当日在北海的时候,他见到殷商国运由灰转白就已经诧异连连,整个人激动难耐。

    而这次平叛归来,再见殷商祖庙万丈青气拔地而起,更是热泪盈眶,每行十里地,就对着朝歌方向遥拜!

    可以说,闻仲这一次回来,是从北海震惊到朝歌的。

    “臣闻仲,拜见大王!”

    闻仲再见帝辛,眼眶已红。

    帝辛紧紧握着他手,不住点头,同样唏嘘不已。

    “太师出征前,这两鬓尚如苍龙,如今不过短短两年,就已经韶华尽去,寡人有愧啊,寡人有愧啊!”

    如此君臣厚谊之情,引得旁边文臣武将们都动容,甚至有人悄悄擦起了眼泪。

    “不过今日是开心的日子,吾等就且不说这些女儿家的事,来,殷郊,殷洪,武庚,见过你们的太师。”

    三位王子依次走来,朝闻仲行礼。

    “不敢!”

    闻仲急忙还礼,但是目光很明显地就停留在武庚身上。

    殷郊殷洪相视一笑,很有默契地向后一退,将弟弟武庚衬托出来。

    “两位王子这一退,别有深意啊!”

    “大王教子,皇后教子有方啊!”

    群臣纷纷在私底下称赞,皇族和谐,朝野安定,人族何愁不兴!

    “真像...”

    闻仲呵呵一笑,看着武庚道:“果有大王当年风采!”

    “哈哈哈...”

    帝辛果然最喜欢听这类话,拍着武庚的肩膀,与闻仲道:“这小子比我强多了,太师这一路走来,可曾见到万里秧田的景象?便是这小子搞出来的,太师可知,这一亩秧田,可能产出多少粮食?”

    对于此事,闻仲不光是有所耳闻,这一路上其实都有亲眼见。

    毕竟这次北海能够顺利平叛,就有这些稻田的功劳。

    所以他自己也曾下过稻田,过问这新农事。

    但他当日毕竟不在朝歌,没能亲眼见证试验田的收成。

    所以对于最后的亩产,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以为是庙堂上吹出来的高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