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文明模拟:迷失舰队 > 第51章 灭火行动(1)

第51章 灭火行动(1)(1/2)

    【「尘埃」地区可能出现大规模种族冲突】

    这条提示从很早之前就挂在了星衍的数据面板之上,是「启航大陆」的主要焦点问题之一。

    但星衍确实没有什么机会去解决这一问题。

    尘埃人对赛岚人的敌意是一以贯之的,星联邦时期前两大地区就是世仇,而现在,星联邦高级官员竟然还大规模地启用赛岚官僚来管理「尘埃」地区。

    这不出问题就怪了。

    事实上,舰队司令齐弦的工作焦点选项中有一项就是解决尘埃人与赛岚人的种族争端问题,这说明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最高指挥部的关注。

    但因为不是大问题,且赛岚人确实干得不错,因此星联邦管理部门一直没有对这一问题下手。

    “种族冲突是最棘手的社会问题之一,请您务必重视。”零号提醒。

    星衍赞同,他在所有关于「尘埃」管理层的选择中都选择了增加尘埃管理人的选项,试图缓和双方的关系。

    但根据「星」舰队在「尘埃」的高空监视系统所得到的消息,「尘埃」地区内部已经开始有人口聚集地禁止赛岚人进入。

    舰队智能的大数据统计报告中表明,赛岚人在「尘埃」遭遇死亡风险的概率比「赛岚」高出了11倍。

    所有人都看到了火山在积蓄力量,但没有人试图去阻止,即使是掌握最多信息的文明核心,星衍,对这一问题似乎也并不是很重视。

    相比于「火炬」地区,上述的四个「星联邦」地区还算相对和平繁荣。

    火炬联合阵线,也就是火炬地下城的高层政治组织在经历了长达一年时间的高强度封锁后,其态度依旧坚定。

    每隔几天临时作战指挥部就会要求火炬联合阵线投降,但每一次都被拒绝。

    即使舰队的要求从无条件投降转变为了可以保留大部分政治组织,火炬联合阵线还是没有投降的意思。

    这是「星」舰队迷失后所面对的意志力和坚韧度最强大的原住民群体。

    舰队智能已经测算出了火炬地下城的粮食无法自给自足,而在农业时代的政权基本不可能存储一年以上的粮食。

    因此,可以断定,火炬联合阵线正在通过传送点向火炬地下城运输粮食,当然也有可能,将人口转移至对面。

    地下城的一切对临时指挥部来说就是黑箱,军官们也不知道里面的情况。

    “我觉得时机到了,有必要再次进行一轮进攻。”在月度会议中,一位中层军官提出想法,并得到了绝大多数参会者的认可。

    【5年5月】

    经过了大约20天的准备,临时作战指挥部对火炬地下城发起了一轮攻势。

    进攻的主体是蜘蛛型自动战斗机械。

    在过去的一年中,「文明摇篮」本土的工业部门同僚针对火炬地下城的环境,针对性地改装了蜘蛛型自动战斗机械。

    一部分蜘蛛型战斗机械的机枪被换成了喷火器,为了保证喷火型大蜘蛛的能源供给,工业部门将服务型机械大白箱子里的多余机械臂更换成了储液罐,并为它加了一个几米长的输液管,就这样当作战时的后勤能源补充单位。

    临时作战指挥部将这次行动命名为「灭火行动」。

    灭火行动共出动了10组共100个单位的普通型蜘蛛型自动战斗单位,和5组共50个战斗单位和100个后勤单位的喷火型小组。

    技术人员在这一年中也没有闲着,他们通过上一轮进攻收集到的数据,针对性地训练了自动战斗机械的作战人工智能,使其更能适应地下作战的环境。

    在舰队智能的评估中,投放至灭火行动中的总战斗力是上一轮的十倍以上。

    “加油吧,大蜘蛛。”

    一只只蜘蛛型自动作战机械从大型运输机的机舱中依次爬出,在士兵的引导下在地下城的入口处列队。

    电机爆发出的吼声不绝于耳,士兵们各个都戴着隔音耳罩。

    喷火型大蜘蛛周围十米内空无人烟,没有士兵想被这个大家伙喷一口。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巨大噪声,大蜘蛛们第二次深入地下城。

    「灭火行动」正式开始。

    火炬地下城。

    在火炬联合阵线的有效管控下,火炬地下城的社会秩序算得上良好,各种生产活动并未因为封锁而停止。

    舰队的封锁实际上对火炬地下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在失去了地表农业区后,火炬地下城从一个粮食出口地区变为了一个粮食进口地区。

    为了养活地下城内的200万人口,火炬联合阵线不得不从传送点对侧调集大量的粮食和其它生活必需品,用以维持人口生存。

    这对火炬联合阵线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其在传送点对侧的状况似乎很糟糕。

    其次,临时作战指挥部在封锁的这一年中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除了维持封锁线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