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文明模拟:迷失舰队 > 第85章 终末地

第85章 终末地(1/2)

    「终末地」,曾经这片地区不叫这个名字。

    或者说,在文明崩塌前,这里可能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谁知道呢。

    「启航大陆」之上的「终末地」地区只是整个「终末地」的一小部分,但该地区几乎所有的人口都聚集在大陆部分。

    因为在传送点A3的对面,他们的故乡,早就已经被另外一个族群占据了。

    他们只是勉强得以苟延残喘的文明遗民,他们只是一群逃避者。

    在灾难发生的五个世纪后,「终末地」的原住民们基本失去了传承至前文明的一切,无论是教育,科技,还是工业,文化。

    第一批来到「启航大陆」的遗民可能掌握着很多的文明遗产,但到现在,基本上什么都没有了,其总体受教育程度甚至还要低于前赛岚王国或尘埃共和国,这片地区充斥着文盲,败类。

    然而,他们毕竟还是成熟期(第四等级)的文明遗民,还是掌握着很多本土原住民难以想象的知识,和武器。

    「终末地」没有对外扩张的能力,但外部威胁也很难影响到他们。

    在星族到来之前是这样的。

    在「终末地」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的第一批祖先没有趁着文明遗产还很多的时候对外扩张?

    他们为什么执着于返回那个充斥着病毒和异形生命的「失落荒原」,为什么将大量的军事武器和经验丰富的士兵投入与异形生命的无休无止的战争之中?

    明明主文明都放弃他们了!甚至连主文明自己都崩溃了!

    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为什么不给他们的后代保留多一点的工业资源?

    他们的后代现在竟然只能再次前往危险的病毒感染区,像清道夫一样蚕食着文明留下的各种资源,一把在前文明不值一提的手枪在「终末地」竟然可以让无数人当作传家宝,代代相传。

    太可笑了!

    【20年8月中旬】

    当受到「星」舰队的大规模轰炸后,「终末地」的文明遗民们才像快上屠宰场的猪一样,扭动着臃肿不堪的身躯,试图作出一点抵抗。

    「终末地」的核心政府机构在第一轮打击中几乎全军覆没。

    这些养尊处优的统治者们压根不关心「终末地」外的新闻,「星联邦」都建立快二十年了,但就是没有一个统治者试图去了解一下情况。

    他们就像他们的父辈,他们的祖辈一样,靠着祖先留下的地位和一点点资源,统治着「终末地」的一百万人。

    他们甚至为此在「终末地」地区中心建立了一片高大的石头城墙,将墙内称为内城区,墙外称为外城区。

    这目标也太好找了吧。

    内城区的大部分建筑都被熊熊烈火吞没。

    外面不是一无所有的荒原和野蛮的原始人吗?

    怎么原始人还有轰炸机?

    哦,「终末地」的文盲率90%以上,他们不知道这东西。

    只有极少数人接受过教育,其余的所有人虽说是文明遗民的后代,但和原始人也没有两样。

    当然,这一百万人里也有极少数的聪明人,或者说,幸运儿。

    他们大多都生活在「终末地」的边缘地区,与其它地区有一定的联络。

    在「星联邦」建立后,这批人就成为了联邦工业品走私网络的终端购买者。

    他们从拾荒者手中收购一些看似没有用的前文明遗物,如一个500岁大的,外表皮脱落到只剩下骨架的布偶娃娃,再高价卖给来自「订书钉」地区的走私者。

    其它地区的原住民统治者就喜欢收集这些「异域物品」,并将其当作珍贵的宝物收藏。

    当然,在全面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后,很多的「异域物品」的神秘光环被去除了,它们只剩下了历史文物价值。

    联邦管理部门就从民间收集到了不少类似的玩意,如一片蜷曲的刮胡刀片,因为刀片上印刻着异域文字(可能是制造商的名字)而被当作圣物珍藏。

    最开始星族以为这些东西都来自传送点A1对面的斜月帝国。

    但在调查研究后,「星」舰队才理顺了这些东西的真正来源,它们来自「终末地」。

    这也没有什么,只能说明「终末地」拥有一定的工业规模,不值一提。

    让「星」舰队真正重视起来是因为他们收集到了一块使用了粗糙的激光微雕技术的雕版,其精度达到了微米级别,这意味着生产这块雕版的文明拥有一定的激光技术。

    而激光技术正是后工业时代前期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激光技术可以广泛运用到各项工业制造领域,是精密制造的基础技术。

    最恐怖的是,这块雕版的年龄超过了500岁。

    但在后续高强度的高空侦察中,却怎么也找不到「终末地」的工业区。

    因此,星族分析人员只能认为,「终末地」内部有传送点。

    这个信息曾经出现在最高指挥部会议之中,差点让整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