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文明模拟:迷失舰队 > 第168章 理念之争

第168章 理念之争(1/2)

    「星联邦」目前主要有两大战略方向,斜月帝国方向和灯塔方向。

    斜月帝国方向一直在打仗,最高指挥部主要的注意力也放在了这个方向,大部分的军事物资都被投入到这一战线。

    斜月方向的临时作战部门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了斜月帝国的本土,「斜月大陆」之中。

    在攻占了离传送点最近的「林赛港」后,整体攻势陷入了僵局。

    要知道,这个世界有7000万的斜月人,在战时状态,这些斜月人似乎重新恢复了组织能力和战斗能力。

    平均每一位联邦军士兵都要面对几十上百名斜月士兵。

    这注定是一场长期战役。

    没什么好说的。

    另一个方向,灯塔方向,则十分有趣。

    在这个方向,部门之间的利益似乎完全不同,这直接导致了「星联邦」在某些事情上表达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

    舰队改革派系,即舰队管理部门和舰队工业部门持中立态度,其主要诉求是获得源源不断的高端生物材料和药品,这些东西联邦基本无法自产,只能从灯塔人手中买。

    它可以接受目前的贸易模式,因为灯塔人的东西很廉价,只需要一些初级工业品就能获得珍贵的材料和药品,很划算。

    它也能同意前线军事部门的进攻思路,把灯塔人纳入联邦后,连贸易这一步都能省去了,直接可以在每年的预算报表中加入所需的资源。

    而且,更加稳定。

    但这一思路存在一定的风险,万一前线军事部门下手太重了,把灯塔人的生产资料和生物底蕴都打没了怎么办。

    因此,舰队改革派系选择中立,如果前线军事部门真的要打,他们会要求打的轻一点。

    如果不打,这样子维持下去也不错。

    联邦管理部门是坚定的反战派,在尼亚聚集地主动投降后,联邦管理部门的主流观点便清一色地倒向了和平扩张。

    一些孤立主义者和排外主义者甚至表示,现状对「星联邦」最有利。

    他们的观点很有说服力。

    在吸收了「尼亚」地区后,「星联邦」已经完全掐住了其余灯塔聚集地的喉咙。

    用廉价工业品换取高端生物材料和药品,对双方都是利好,目前的现状可以长期维持下去。

    联邦可以通过修改贸易政策,轻而易举地向灯塔人施加影响力。

    介于目前灯塔人还没有统一的通用货币,在时机成熟后,「星联邦」完全可以要求灯塔人使用星币作为贸易货币,进而将其纳入联邦贸易圈。

    到那个时候,连贸易政策都不需要改变。

    联邦中央银行的所有货币政策都可以对灯塔人施加影响,只需要发发文件就能达成目的,实现事实上的经济殖民。

    这不比直接征服更好?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灯塔人的政治结构是高度的极权体制,其劳工阶层的生活标准极低,就是一个个活着的生物机器,奴隶。

    他们固然值得同情,但他们的产出却通过贸易网络送到了「星联邦」头上。

    等于说,联邦以极低的代价享受着他们的产出。

    在征服后,就没有那么好的事情了。

    联邦必须为他们建设星学院,为他们提供相对拟人的生活条件,由于「失落荒原」紧贴着「启航大陆」,可以预料的是,其生活标准会贴近「启航大陆」平均水准,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标准。

    在经济角度层面上没有任何好处。

    灯塔人和他们又没有关系,为什么非要通过战争方式推翻他们的政府,再给他们良好的生活条件,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如果所有人类都要这么帮,那为什么不帮一帮「星火群岛」的斜月人呢?

    「夕照」「灰烬3」和「格塔」地区的很多人还处于失业状态,每年都会饿死几百上千人,还有数倍数十倍的人处于极端贫困状态,他们中的很多人是联邦公民,有这个精力,为什么不帮帮他们呢?

    至少还是自己人。

    星衍部分认同他们的思维逻辑,在限定范围中,这群人的逻辑几乎没有问题。

    但从宏观角度来看,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星联邦」的主流思潮是军国主义,扩张主义。

    这就注定了联邦的所有行为都会倾向于使用军事力量,发展军事力量。

    这已经是联邦的时代趋势了。

    正是因为这种主流思潮,「星联邦」的领土才会在短短二十年间扩张至11个世界(独属于「星」舰队的有两个)。

    任何违逆时代趋势的选择和行为都会付出代价,这种代价在很多情况下是远远高于所谓的经济利益的。

    「星联邦」战无不胜,这不是一句空话。

    现在,舰队军事部门已经在联邦内部掀起了一轮舆论浪潮,要求前线军队行正义之事,将灯塔人从奴役中解放出来,让灯塔儿童可以正常地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