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文明模拟:迷失舰队 > 第229章 新世界特性:侵蚀

第229章 新世界特性:侵蚀(1/2)

    【50年7月】

    在「晨昏点」世界的穿越实验成功的一年半后。

    在过去的一年半中,联邦科学家通过多次向新世界派遣探索小组,总结出了新世界的几种特性。

    这些特性是普通世界完全无法想象的。

    最重要的特性是对人造物的侵蚀现象,这种现象是新世界的一种类似于法则之类的东西,联邦科学家虽然不明白原理,但还是把它纳入了探索计划的考量之中。

    在多次测试后,联邦科学家通过定量分析,大致了解了侵蚀现象。

    受到侵蚀最严重的是人造无机物,探索船的钢铁外壳和龙骨就是被侵蚀最严重的一类物质,星族的手机,乃至一块钢板都是如此。

    “这个世界似乎很敌视人造物。”

    既然人造无机物不行,那人造有机物就可以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

    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差别在于是否有碳-氢键,它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化学基础。

    简单理解,无机物就是矿物,岩石,钢铁等非生命物体。

    有机物就是动植物及其衍生品。

    探索小组带入新世界的生物试剂并未被分解,至少在两个月的持续观察中并未如此。

    “这个世界似乎对生物很友好。”

    在确认了这一特性后,「星联邦」就成功在新世界建立了第一个永久定居点。

    定居点建筑所用的绝大部分材料来自新世界本身,因此基本上都是木制建筑。

    幸好,一些化学试剂如粘合剂等也能带入新世界,让探索小组不至于变成原始人。

    人造无机物不行,人造有机物行。

    那自然的无机物,或者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混合品呢?

    要明确的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谓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只是概念上的区分,实际上两者的混合品数不胜数。

    在自然界中,土壤就是一种经典的混合品,其中有腐殖质,微生物等有机物,也有粘土石英等矿物颗粒,这是无机物。

    人的牙齿和骨骼也是如此,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水泥,洗涤剂,肥料,颜料,还有食物,工业时代的食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化学添加剂。

    如果新世界真的严格区分所谓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那陆地上就不应该存在土壤,支撑土壤的岩石和矿物也就不会存在。

    因此,联邦科学家肯定,侵蚀现象肯定有一个前提\/规范,他们的任务就是找出这种规范,有机物和无机物区分只是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猜想,并不等于现实。

    于是,联邦科学家指挥探索小组做了如下的几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探索小组携带了数百种混合品,在抵达新世界后将它们一一暴露在空气之中,观察侵蚀现象是否出现。

    标志性的物品如下。

    案例1:

    采自「间牺海」世界一处自然森林的土壤,可以确定未受到人类活动的任何影响。

    并未出现侵蚀现象,这说明自然的混合物被允许存在。

    案例2:

    采自「格林特湾」世界一处化学工厂周边的土壤,其受到了严重的化学污染,内部成分十分复杂。

    出现侵蚀现象,侵蚀程度较低,在第10天后,侵蚀现象基本停止,该样品的外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将此样品带回研究所检测后发现,其中的化学污染几乎完全消失,质量下降至原先的二分之一。

    “这是「净化」,但在此期间出现了误伤。”

    案例3:

    采自「格林特湾」世界的1.2千克未经处理的铁矿石,其呈现出一定的暗红色,是典型的赤铁矿。

    并未出现侵蚀现象,这说明自然状态的矿石被允许存在。

    案例4:与案例3同一批的铁矿石,经过了初步筛选,提高了矿石当中的铁含量。

    并未出现侵蚀现象。

    案例5:与案例3同一批的铁矿石,被送入高炉冶炼后被初步加工出的生铁。

    出现侵蚀现象,侵蚀速率较低,在一个月后被完全侵蚀。

    这一案例是区分侵蚀的节点,在冶炼之前的矿物均未被侵蚀,冶炼似乎是一个标志性的过程,其代表了是否人造。

    案例6:未经过机器加工,纯手造的一盒墨水,原料来自「星联邦」不同世界。

    并未出现侵蚀现象。

    案例7:经过机器加工,被刻意造得和案例6类似的一盒墨水。

    出现侵蚀现象。

    “这个世界似乎能辨认出物品制造的过程,太奇怪了,这是什么原理?”

    “这可能只是精度问题,工业加工品与手工业加工品不可能一致。”

    案例8:所有原料都来自新世界,被探索小组用传统技艺制造出的,拥有较多杂质的不合格生铁。

    并未出现侵蚀现象。

    探索小组其实想要制造合格的生铁,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