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概率:20%】
【否 概率:80%】
【倒计时:3个月】
“选择「否」。”
星衍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
对于「星」舰队来说,联邦州\/地区政府就是一座完美的防火墙。
在压倒性的媒体霸权下,联邦劳工阶层对联邦中央只有满满的憧憬,但他们的现实生活却与联邦传媒存在很大的差别。
这一部分落差便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对地区政府的厌恶乃至憎恨。
如果没有地区政府这一个层级,那联邦中央就会承担所有联邦劳工阶层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它承受不起。
这也是所谓本地人管本地人的制度优势。
【53年6月】
星衍终于想明白了继承问题。
在继承问题中他主要有三大选择。
第一个选择,从范季司令主导的舰队军事派系中选择继承人。
第二个选择,从向云海高级军官和司琦高级军官中选择一个。
第三个选择,改变舰队司令独裁体系。
按照星衍的思路,他首先排除了第二个选择。
在他思考的这两年中,各种各样复杂的矛盾突然都出现了。
在研究所对峙事件中,陆战队部门与向云海主导下的灯塔系联邦管理部门交恶。
在大型造船厂争议中,陆战队部门与舰队部门的矛盾被公开化。
在赛勒格械斗事件中,舰队警察部门被陆战队部门和舰队部门联合围剿。
在斜月大游行事件中,舰队部门和斜月系联邦管理部门被搞得焦头烂额。
难以想象,这些事件竟然在两年内集中爆发。
表面上「星联邦」繁荣稳定,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全联邦范围都陆续爆发了激烈的矛盾。
在如此复杂的状况下,第三个选择是肯定不能选了。
不能在众多风暴中再制造一个更大的风暴。
于是,星衍决定从舰队军事派系中选人。
“要选谁?”
星衍其实没有很好的想法,三个选择都各有利弊。
如果从陆战队部门或舰队部门中选择,必然会导致一边独大,范季司令的100亿星币军事扩张计划的资金分配必然会失衡。
但如果选择舰队警察部门,又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该部门的权力扩张,假以时日,就是一个超级加强版本的向云海。
两害择其轻。
星衍最终决定选择舰队警察派系。
在他之前的分析中认为舰队警察派系是一个「没有根基」的脆弱派系,他们的权力来源有且仅有舰队司令,而不是一个数量足够的群体。
这正是星衍选择它的主要原因。
根基薄弱意味着容易影响,支持它并不会在长期导致政治力量的永久性失衡。
“我选择舰队警察派系。”
【53年7月】
在星衍做出最终选择的一个月后。
范季司令开始频繁地与各大政治派系的领导者会面。
所有高级军官都能感受到,他变得十分虚弱,但他的威严不减反升。
此次选择并不是决定性的,因此范季司令还在三大派系中摇摆不定。
星衍的文明点不足,无法强行确定继承人,因此他只能当一个旁观者,看着这位濒死的舰队司令一举一动。
【53年8月】
针对赛勒格械斗事件的调查报告初稿被送至最高指挥部进行审理。
调查小组认为,赛勒格初级工业区所在的「星火群岛」世界存在广泛的贫困,缺乏足够的工业产业,民众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核心世界的平均值。
陆战队派系和舰队派系将这些问题都推到了舰队警察部门的头上。
一位陆战队高级军官在最高指挥部例会中公然指出:
“赛勒格初级工业区作为「星联邦」最大的军事工业区,理应成为「星火群岛」世界的经济发动机,带动周边联邦州的工业化。”
“但是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舰队警察部门却仅仅将目光放在工业区内部,不断地压低工业工人的待遇,将工人当成一次性的消耗品,制造了数以万计的残疾人员。”
“舰队警察部门并未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反而像一个企业那样,唯利是图,将联邦公民当作廉价的牺牲品,在工业区周边批量制造混乱与贫困。”
“我们认为,舰队警察部门缺乏足够的能力来进行管理运营工作。”
“陆战队部门建议,由改革委员会牵头,对舰队警察部门进行一场「去企业化」改革。”
“剥离所有生产性资产,将相关生产资料交给能让它们发挥更大价值的人手中。”
这一系列针对舰队警察部门的发言不亚于直接对其宣战。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