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财政统计系统在最高指挥部例会中报告,指出,目前联邦管理部门的财政问题极为严重。
联邦管理部门的最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是最高指挥部的拨款。
而最高指挥部的拨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星联邦中央银行印钱,每年星联邦中央银行都会印刷一定的星币,用以操控星联邦的市场体系,保证货币流通量。
在前几年星联邦普遍性的货币不足的情况下,联邦央行可以随便印钱。
当时的联邦财政堪称无穷无尽。
但是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年,该印刷的钱都印刷的差不多了,联邦市场无法在短期内承受超额货币的流入。
因此,原本的第一大财政支柱消失了。
第二方面来自联邦债券。
联邦债务的发行方是「星联邦」,该债务旨在为联邦管理部门筹集资金。
由于发行债务的主体是「星联邦」,这一主体的风险承载力是无限的,因此联邦债券可以被视为无风险。
众所周知,利润与风险并存,风险越高,利润越高。
而联邦债券是一个特例,它是100%无风险的理财产品,在理论上,只要其利率高于0%,在「星联邦」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它就是一本万利的产品。
联邦债券已经成为了联邦管理部门的第一大收入支柱,最高指挥部每年都会按照预算案发行一定数量的联邦债券,这些债券在第一时间就会被各大联邦企业瓜分。
年利率一般在1%以下。
第三方面来自税收。
由于缺乏基层治理体系,因此联邦管理部门在原则上不会对个体征税。
主要的征税对象是企业,还有联邦州。
联邦管理部门会按照单一联邦州上报的数据,为每一个联邦州单独制定征税额度,总体规律是,经济规模越大,征税越多,人口规模越大,征税越多。
企业分为民间企业,联邦企业和银行。
民间企业的税务压力一般不大,联邦管理部门对民间企业的态度是‘无视’,不会专门针对某一个民间企业征税。
一般会将民间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统计下来,接着对所在联邦州统一征税。
至于联邦州怎么征税,这就不归联邦中央管了。
在联邦管理部门改制后,在理论上,其失去了控制联邦企业的权限,因此,对联邦企业征税就相当于对其它大部门征税。
遭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在范季司令时代,舰队军事部门和舰队警察部门控制下的联邦企业规模逐年增长,但是其向联邦管理部门交的税却增长缓慢。
很多舰队军事部门控制下的联邦企业甚至会公然把联邦管理部门派出的调查小组赶走。
银行则是征税的大头。
银行是信息金融时代的绝对核心,它们是一种特殊的联邦企业,在法理上不受单一大部门的管辖。
「启航大陆」世界的「开普」地区是联邦金融中心,95%以上的联邦银行都在此设立总部。
「星联邦」的基准利率一直维持在低位,资金流动的成本却很高。
每一笔规模以上的资金在跨世界流动时都需要向联邦管理部门交一笔跨境税。
银行也是大型联邦企业,因此也需要按照企业的标准向联邦管理部门交税。
上述除联邦债券外的其它联邦财政来源加在一起,都不足以覆盖联邦管理部门的三分之二。
联邦教育系统,即星学院的扩张和维护占用了巨量的资源。
目前澄庆时代的政策全面沿袭范季时代,星学院的数量还在不断攀升,甚至连联邦最边缘的世界,「飞星平原」世界也出现了很多的星学院。
对于大部分边缘世界的联邦公民来说,星学院是他们了解伟大的「星联邦」和伟大星族的唯一渠道。
不得不说,星学院在维持联邦团结度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并不能覆盖它高昂的维护成本。
对「星联邦」的高认同感并没有被转化为实际的增长。
但是星学院体系已经大而不能倒了。
它已经成为了联邦核心传统,每一位联邦公民生命的一部分了。
“联邦管理部门的财政缺口逐年扩大,我们需要对此做出应对。”
司琦高级军官在最高指挥部例会上发言。
她看向舰队军事部门的高级军官们,接着说道:
“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有两种,放弃星学院,或者,重新确定联邦企业的征税标准,特别是军事企业。”
放弃星学院战略是不可能的,司琦高级军官的意思很明白,要让舰队军事部门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
她在向联邦军工复合体开战。
虽然联邦管理部门四分五裂,毫无竞争力,但司琦高级军官却不是如此。
她的这个人就是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