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文明模拟:迷失舰队 > 第294章 星学院二次改革(2)

第294章 星学院二次改革(2)(1/2)

    其实星衍还有第五个选择,维持现状。

    但这只是将选择的时间向后延伸几年,让财政窟窿变得更大而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中部世界群问题与联邦管理部门财政问题需要一起解决,一起选择。

    但星衍经过详细评估后遗憾地发现,两者只能救其一。

    中部世界群与联邦管理部门的重要程度显而易见,只能优先救后者。

    所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单选题。

    看着中部世界群的种种现状,星衍感到了一丝无奈:

    “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什么总会付出代价呢?”

    在情感上星衍对中部世界群的联邦人民表示同情,但这不妨碍他做出‘正确’的决定。

    “选择第四选项「宏观设计论」。”

    星衍给中部世界群判了死刑。

    中部世界群的数千万联邦公民被战略性放弃了。

    “选择第二选项「裁撤合并星学院」。”

    与上一个选择相匹配,星衍选择了裁撤星学院。

    至于怎么裁撤?那还用多说?

    裁撤中部世界群的星学院呗。

    【75年1月】

    最高指挥部依旧在惯性中运转,且行政效率肉眼可见地下降,各大部门都开始自己行事。

    在这个月的最高指挥部例会上,联邦管理部门领导者,千孤阳高级军官提出了一项改革建议。

    她将其命名为「大收缩计划」。

    “联邦管理部门的总负债已经达到了历史极值,在上一年度的财政报告中,联邦管理部门的总负债高达1030亿星币。”

    1030亿星币,天文数字。

    (按照购买力平价估算,这相当于10万亿至20万亿人民币,而「星联邦」的总体发展程度远远不如现代中国,其承担的债务压力在理论上要远高于现代中国,但由于不存在外部竞争,因此整体体系还算运转顺畅)

    当年范季时代的军工大扩张也不过批了100亿星币。

    而现在,联邦管理部门的债务能够再来10次军工扩张。

    当然,这并不是说联邦管理部门真的欠了那么多的债务,因为它还拥有着无可计数的资产呢。

    但问题是,联邦管理部门的绝大多数资产都无法进行市场化定价,联邦管理部门在被拆分重组之后,其手中的资产也相当于被从自由市场中剥离,变为了非标准品。

    其手中的医院,桥梁,公路,铁路,星学院等等资产都没有人要,它们每年都会给部门带来一些收益,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维护费的投入要更多一点。

    “不能让债务规模继续上升了,目前的债务规模已经让金融系统承担了过多压力。”

    有债务自然有债主,联邦管理部门是借债人,以联邦中央银行为首的各大联邦银行是债务的最大买家,其余各大部门乃至联邦企业都或多或少持有一定的债券,用于资产配置。

    可以说,联邦管理部门发行的债券就等同于联邦国债,由「星联邦」和星舰队担保,几乎不可能有违约的可能。

    道理很简单,因为「星联邦」是本世界树状图中唯一的超级政治实体,其掌控着所有权力,这意味着无限的偿债能力。

    很难想象「星联邦」会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宣告自己破产。

    就算是最坏的情况,只要联邦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一次性印个上千亿星币,就能为联邦管理部门偿还所有的债务。

    至于产生的恶性连带后果?对于最高指挥部来说都无伤大雅。

    因为星币是本世界树状图中唯一可靠的信用货币,就算它在一天之内贬值十倍,贬值一百倍,联邦民众也只能捏着鼻子用它。

    星族社会中也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联邦管理部门的负债情况还算可以接受,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这些年中,联邦中央银行印刷的大部分星币都被用于购买联邦管理部门的债券或者直接向其拨款,用于修建和维护包括星学院在内的基础设施。

    而且联邦对星币的需求十分旺盛,特别是随着联邦银行手续费用的不断上升,人们对实体星币的需求迎来了一轮新的上涨趋势。

    「星联邦」通货膨胀率常年在-1%到1%之间,这意味着联邦中央银行可以将基准利率设定在极低的水平。

    因此联邦管理部门的这一千多亿星币的债务是基本上不需要付利息的,没有利息压力想借多少就能借多少,而且基本不会影响到日常运转。

    在过去的七十年中,星币的实际价值仅仅翻了不到两倍。

    “联邦民间对星币的需求已经趋于平缓,联邦债务即将达到上限,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我们必须做出新改变,解决债务问题刻不容缓。”

    千孤阳高级军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在近年来,联邦民间对星币的需求已经基本饱和。

    货币的数量与需求趋于一致。

    将联邦民间对星币的需求比作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