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文明模拟:迷失舰队 > 第311章 大裁员

第311章 大裁员(1/2)

    两项改革措施叠加,直接导致赛勒格初级工业区的大裁员。

    这也是赛勒格内战的直接诱因。

    根据工业区管理层的通报,在未来的一年中,超过20%的武器生产线被封存,超过60%的全职工人将会被裁撤,取而代之的是便宜好用的临时工。

    这些即将被裁撤的工人都具有高度可替代性,随便从外面找一个有经验的工人在培训几小时后就能上岗。

    在「星联邦」的工业体系下,所谓初级工业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可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划等号。

    这可是真正的血汗工厂。

    但如此大规模的裁员必然会产生巨大的阻力,得知自己即将被裁撤的工人们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寻找了各种途径和各种手段试图让自己留下。

    其中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找关系。

    找到负责裁员工作的人,给他好处(贿赂)。

    为了保证此次大裁员能够顺利进行,工业区管理层调动了上千位联邦警察前来压阵。

    并且动用大量算力,使用人工智能对所有在职工人进行测算和评估,从各个维度来判断他们是否有资格留下。

    主要由以下三个维度构成,工作经验(能力\/年限),工作态度(上工率\/历年工作评级),政治忠诚度。

    工作经验是第一因素,这代表了一个人的生产力,生产力高的自然可以留下。

    工作态度其次,这代表了管理一个人的成本,如果工作态度很差,那工业区方面肯定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去监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产能力。

    政治忠诚度是合格线,被判定为政治不忠诚的工人将会被无条件裁撤,无论他的能力多么优秀。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怎么量化考虑?

    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全方位的评估一个人的各种因素,只要算力足够,它甚至能够在虚拟世界建立一个人的备份,从性格和行为可以做到99%相似。

    但工业区可没有那么大的算力,分配给单个人的算力十分少,基本不会考虑性格等抽象因素。

    工作经验比较好判断,面临裁撤危机的基本上都是最基层的工人,因此只需要考虑他们的工作年限,流水线上的工作成绩(如工件合格率等),身体素质,年龄等基础因素即可。

    工作态度相对难以量化,这需要考虑到直属上级乃至上级的上级对他们个人的评价,众所周知,所谓工作绩效不免掺杂个人情感。

    这里就存在着一定的操作空间,各个产线的生产组长掌握着很高的话语权。

    当然,这些基层管理也会被更高层的管理者纳入裁撤名单,面临失业危机,他们也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保护自己。

    政治忠诚度完全是主观因素,由工业区管理层,也就是联邦警察部门的管理者全权评判。

    这是联邦警察部门给予自己的特权。

    部门管理者们可以趁着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把不顺眼的人全部清理走。

    而被调动来镇压局势的联邦警察部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说谁有反叛的可能性,谁就会被判定为不忠诚。

    这就涉及到部门内部的斗争了,没有什么好说的。

    综上所述,三类群体在这次改革中起到关键作用。

    工厂基层管理层,他们掌控着工人的绩效评级,相当于对工人有生杀大权。

    工业区管理者,他们掌控着工厂基层管理者的命,是本次改革的中坚力量。

    联邦警察部队官员,他们有着一票否决权,虽然不能帮人办成事,但是可以轻易地毁掉一个人。

    后两者不是普通人能接触得到的,能够接触到他们的人也肯定不会被裁撤,因此可以忽略。

    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工厂基层管理层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而工厂基层管理层有着另一个名字,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可以被称为——工人委员会。

    因此,在裁撤前夕的这段时间中,几乎所有工厂基层管理层都被拜访了几十上百次,基层工人们带着大量的礼品甚至钱财,就为了不让自己被裁撤。

    但是基层管理者们都不敢收,他们这段时间的行为也被纳入了更上层的考核之中,如果太过分的话,他们也会被淘汰。

    赛勒格初级工业区有着上百万全职工人,上千座大大小小的工厂,各种各样不同的行业。

    其中自然也孕育了大量不同的工人委员会。

    工人委员会一般会按照地区和行业来划分,一个地区的钢铁工人们会自发地组建钢铁工人委员会,并和其他地区的钢铁工人委员会联合,组成更大规模的委员会。

    而这些行业委员会也会蔓延至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开采石油的会和炼油的组成行业共同体,其余产业类似。

    赛勒格初级工业区的主要产业是军工业,此次裁员的主要目标也是军工业。

    工人们不敢向发起裁员的工业区方面发难,于是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