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文明模拟:迷失舰队 > 第326章 发现生命

第326章 发现生命(1/2)

    二次考核的专业考核部分整整持续了两个月。

    综合考虑以往数据(工作绩效等),总共有271位违规者被判定为专业不合格。

    这代表他们没有能力胜任目前岗位的工作,他们将会被淘汰。

    【79年8月】

    专业考核部分结束。

    道德审查部门也同时公布了道德审查的合格名单。

    在上千名违规者中,约有20%的人员没有通过第一轮道德审查,在这其中大约有一半没有通过专业考核。

    因此,共有106位通过专业考核,却存在道德瑕疵的违规者将会进入第二轮道德审查。

    道德审查部门也开始在舰队内网中招募志愿人员,他们将会成为第二轮道德审查程序中的‘非相干人员’。

    不出意料,道德审查部门收到了巨量的申请。

    超过7000名星族希望成为审查人员,而道德审查部门只需要1000至2000人。

    “人工智能会随机从报名者中抽取审查人员,被选中者必须在24小时内选择是否接受此次任务,请注意,接受后必须到场完成义务,你们的选择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被选中者会提前至少一周收到相关信息,该任务优先级高于一般性日常事务,被选中者可以凭借相关信息向单位上级请假。”

    “出于对个人的隐私保护,审查过程不会公开,如有疑问,请向道德审查部门提交阅卷申请。”

    虽然对外说是完全随机,但道德审查部门可不会告诉外界自己实际是怎么做的。

    从宏观整体来看就可以发现,舰队军事部门和涉及对外探索工作的违规者被判定为道德不合格的比例远高于其它部门。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道德上存在严重瑕疵却被判定为合格的违规者。

    这些人中的一小部分涉及到关键事务,如科学家,涉密岗位等等。

    其余大多都是联邦管理部门的混血派成员。

    这种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极低,即便是千孤阳高级军官也无法知晓全貌,因为考核部门根本就没有对这些资料进行汇总。

    它有的只是针对违规者个体的相关信息,如他的以往表现,专业考核成绩,道德审查结论等等。

    至于这些结论是怎么出来的,就需要追根溯源,去他的工作部门和负责考核的部门,以及询问具体负责其道德审查的人员。

    这工作量可不得了。

    从事后来看,其实千孤阳高级军官并没有在这场二次考核中获得太多利益,最多就是给她本就辉煌的履历中增添了微不足道的一笔。

    当然,这很正常,对于一位高级军官来说,类似的事务数不胜数,哪里会有那么多利己伤敌的大好事。

    这也不过是千孤阳高级军官试图阻碍舰队部门对外探索的一步闲棋罢了。

    而这步闲棋也很快被接下来发生的大事所掩盖。

    【79年9月】

    58号探索小组在「莱恩废墟」对侧世界观察到了智慧生命!

    联邦学界将这个新世界命名为「辐射海1」世界,因为直到58小组为止,探索人员并未在该世界观察到非辐射海域。

    现实与联邦学者的推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联邦学者在此前推测,「莱恩废墟」世界的辐射区就是从「辐射海1」世界扩散而来,而「辐射海1」世界中大概率存在一个辐射源头。

    现实观测结果显示,「辐射海1」世界的辐射强度是平均分布的,不同区域间的辐射强度差值十分微小,可以被视为统计学误差。

    这意味着并不存在一个辐射源头。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辐射就像水和空气一样常见。

    这给相关学者的震撼不亚于第一次发现莱恩废墟。

    联邦学者原本对余烬文明个体的刻画与人类相似,因为「莱恩废墟」世界的环境很适合人类生存,在类似的环境中,余烬文明个体很有可能也是广义上的‘人类’。

    这也是世界学的基础思想,像灯塔真菌这样的异种生命肯定存在,但传送点两侧的环境大概率是趋同的,环境的趋同大概率会出现生物进化层面的趋同,人类是目前环境中进化出的顶级生物种群,那在其余环境类似的世界中,出现人类种群似乎也不是小概率事件。

    就算不是人类,也大概率会是类似于人类的生物,也可以被视为广义上的人类。

    “「辐射海1」世界是高辐射环境,没有防护的普通人吸上一口那儿的空气,就足以出现辐射病。”

    “它们不是人!”

    “小心警惕它们!”

    在58号小组返回的第二天,59号小组满载着武器出发了。

    他们的任务是,捕捉当地的未知生命,无论死活。

    在航行途中,除驾驶人员外的其余探索队员聚集在一起,研究着前一个小组带回来的资料。

    探索组长翻阅着一本只有几十页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