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 > 一百九十四章

一百九十四章(1/2)

    在西安航空集团加紧改装飞机时,在广东雷州府的港湾造船厂,三艘破冰船已经建造完成。

    船体厚度足有十公分,而船首钢板厚度更是十六公分,整体船只自重两千六百钧,满载六千三百钧,使用蒸汽轮机,烧煤,最原始的动力,也最牢靠。

    而与他们配套的会有两艘载重万吨动力煤和几千钧其他补给的货轮,煤炭可以供应每艘船使用数个月。

    这个过程可以给华夏造船业增加新的经验,而这三艘破冰船有两艘要前往南极探险,另外一艘会出白令海峡,沿岸探索,由于濒临海岸,所以其实并不需要补给船。

    在复兴十九年之际,快到复兴会建会二十周年,经过测试的破冰船带着他的专属补给船前往澳洲。

    一千二百钧的动力煤储量,三百名船员和三百二十名研究员及其所需要的补给物资六百二十钧,以及重达两百钧的各种设备和两千钧的建筑物资。

    正常航行二十五公里的时速和补给船前往澳洲,一路上引得许多商船瞩目,不同于其他船的流线型,破冰船一出场就是一个短粗的形状,就是为了可以开拓足够宽的河道可以让其他船出入。

    由于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差距,他们尽早出发,争取在六月之前赶到澳洲,在当地查看几个月的南极情况,等到极昼到来之前可以进入南极探险。

    科学院和北疆的一些科研人员及一些巡守北疆雪原的复兴军,还有三十一人是民间在北疆雪原探险的专家,张天一就是其中之一。

    科考队由两个队长带队,分别前往两个地区,一个就是澳洲南部,在澳洲南部寻找适宜登陆的地点,另一队前往南美洲最南部,购买当地的小岛作为前沿站,方便南下探索南极。

    两艘破冰船兼科考船加上补给船总计一千六百多人,船队于三月出海,顺着西南航线前往澳洲,一路穿过南海,走过爪哇岛,然后穿过龙目海峡抵达澳洲西北部。

    在这里并不停留,雪龙号科考船带着补给船向东,穿过新澳海峡,在最东部补给,然后再顺着群岛前往南美洲,随行的还有一艘华夏派往智利的使团所坐的船只。

    而另一艘船就要前往澳洲东南部,在天涯岛建立基地,然后向南探索南极。

    张天一随着前往南美洲的船队探险,那里毕竟更加靠近南极点,可以更多的探索,也更有意义。

    雪龙号破冰船的勘探队是以方森作为队长,也是地质学院的资深研究员。

    两艘船在新几内亚岛东部的东极岛上最后补给,然后一路航行一万四千公里抵达圣地亚哥。

    这是西班牙殖民者统治地,现在则属于法国领土,在法国对当地的勘探下,认为那些丰富的矿产十分重要,在拿破仑的指导下,当地的底层土生白人开始了推翻当地大资本大地主的起义。

    在拿破仑的支持下,智利建国,但是也把北部的部分矿产聚集区让给了法国,现在则是欧罗巴共和国。

    而他们要去的就是新的智利共和国首都。

    而在北部,拿破仑占据了一片将近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法国的海外领土,派遣了数万人占据驻守。

    得益于极好的待遇,当地白人对融入法国并不排斥。

    而南部的智利也就开始发展起来,并与华夏建交,也就只有半年不到的时间,智利的使者甚至还坐着科考船返回。

    一路上,使者就在不停赞叹华夏的强大和繁华,以及船只的先进,只是语言不通,别人只能从他的脸上看到那种羡慕。

    他们也买了六艘船,包括三艘千钧战舰和三艘三千钧商船,代价则是最南部的一片方圆四十公里的小岛,将其全部卖给了华夏。

    总面积也就五六百平方公里,但是也算是华夏在这个地球适宜居住的地方有了自己的一片土地。

    在圣地亚哥,派驻来此的华夏使团下船建造属于华夏的大使馆,建立起与南美洲国家的交流。

    而雪龙号科考船则是带着补给船前往最南部的群岛,先在当地建造基地。

    张天一和自己的探险队感叹这个国家的狭长,如果不是北部的山脉以及南美洲广阔的土地人口尚且不多,这里在他们看来就是一处随时可以攻下来的肥沃土地。

    船队再次顺着海岸线航行七天,抵达最南部的极南岛,也就是新购买到的华夏领土。

    小岛上山峰耸立,并不是特别适合人居住,但是既然作为华夏最遥远的领土,不用担心这里发展不起来。

    首先派出小船探索整片海岛,九座较大的岛礁组成,每一片都不大,但是如果在未来将岛屿连接,构筑城市,那还是可以建成一个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大有发展前途。

    船队暂住几天,将船上的建筑物资首先在岛上建起数十座简易的房屋,就和给挖掘苏伊士运河提供的简易板房一样。

    随后时间到达北半球的五月份,也就是南半球的冬季,这里开始万里雪飘,海上也开始结冰,他们幸好赶在冬季来临前建立房屋,要不然更加难以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