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 > 两百一十四章

两百一十四章(1/2)

    齐礼:“那也要买的到土地,据说现在除了法国还存在的部分领主转变成的地主,其他的耕地都被划分给底层农民,剩余的全部被收归国有,那可是他粮食的重要来源,不会给咱们的。”

    刘三水:“那就太可惜了!”

    农田里的一些法国人看着远处疾驰而过的火车,心中充满向往,他们的孩子也在国家学校接受教育,不同于教会学校,他们只需要学习科学知识就行。

    民间的一些间接的强制信基督教的行为,国家甚至更加倾向于录取无信仰主义者,尽管拿破仑还是基督教信徒。

    火车从荒郊野外驶入水泥森林,刘三水看到了完全不同于华夏的建筑风格,有一种别样的美感,就是看起来是新建不久,只有部分是老建筑,中间还穿插着一些特别破旧的房屋。

    “这里不是新建的欧罗巴的京师,怎会如此破旧?”

    齐礼:“这里也就这两年才开始扩建,把周边的破旧小屋拆了拆,要建成中京那样的大城市,就是基础差了许多,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这大街上还能看到不少屎尿,真是让我不解。”

    刘三水:“我倒是想起复兴报上的一个报道,欧洲如今农耕技术十分落后,人畜粪便作为肥料根本就没有人做,有人觉得是因为宗教原因,有人认为是航海发达。

    最主流的还是因为欧洲等级森严,没什么阶级跃迁,底层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推翻贵族统治,就安于现状,法国之前的革命也是贵族联合起来弑君,所以底层其实并不算人,那些贵族没有被推翻过,也就不觉得自己需要善待他们。”

    齐礼听到后面,就感觉到一阵强烈的寒意,封建统治下底层人民在上层眼中根本就不算人,过去的清朝不也是一样,以旗民划分高低贵贱,底层汉人说是人更像是“牲畜”。

    幸好复兴会带着他们推翻满清,这才获得如今天下大同,人人平等的社会。

    在闲聊中,火车停下,他们依次走出去,车站外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街道是新建的,十分整洁,根本不是有时在报纸上看到的欧洲街道上屎尿一地的场景。

    随着他们走出去,驻足在车站外打量着陌生的环境,一群人就围了过来,欧洲各国人都有,应该是二道贩子。

    “这位先生,您好,想要向导吗?只要一个银元一天。”

    一个法国人走到刘三水面前,行了一个欧洲绅士礼,用蹩脚的汉语说道。

    这就是欧洲的先行者。

    刘三水转头看向齐礼,他面前也站着一个欧洲人,刘三水并不能区分有什么区别。

    齐礼能够认出来自己面前是个西班牙人,刘三水面前是法国人,就指着法国人说:“就你了,带着我们去最近的贵重物品贩卖商店。”

    法国人迪斯特:“好的,先生,我叫迪斯特,很荣幸为你们效劳。”

    迪斯特带着他们走街串巷来到一个十分古旧的街道,在这里就能看到法国的历史底蕴,现在还存在着,那可不是小地方,估计都是富人来消费。

    “这是整个巴黎最大的一家服装店,莱蒙服装,据说参与过法国王室的服装制作。”

    迪斯特指向一家巨大的店铺,装潢奢侈,透过窗户能看到一些展品,但好像不太能用。

    刘三水:“走,进去。”

    迪斯特也是第一次来这里,哪怕他走遍了整个巴黎,对大街小巷了若指掌,但是这个消费以银币计价甚至需要金币的地方,他并不会进去,店员也不让他进去。

    迪斯特犹豫期间,刘三水已经走进去了,在他看来,这家店也就那样,有皇宫气派,他可是去过北平的紫禁城,看过皇帝介绍他的住处。

    齐礼拍拍迪斯特:“走。”

    三人推门而入,就看到两个守卫,腰间还别着火枪,看到一个东方面孔的人走进来,就放松下来。

    现在的巴黎,他们店里除了提前预约的客人,一些富人到来那也是马车或者汽车声音先到。

    走过来直接推门的,也就华夏的人,他们穿着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富不富裕根本就看不出来,但是来到这里都会带一些珍贵的东方产品。

    刘三水对着迪斯特说:“给他说,我找他们店主,有些东方来的货物需要卖。”

    迪斯特听完,看着守卫腰间的火枪,开始交流起来。

    守卫听明白他们的意图,就拉了拉身旁的一根线。

    不一会儿,一个盛装的妇人走了出来,看到抱着两个木箱的东方面孔,心生欢喜。

    “两位客官里面请!可以叫我嘉丽达”

    标准的汉语,还是普通话,刘三水和齐礼惊掉了下巴。

    跟随着嘉丽达的脚步,几人走进一个房间,应当是会客室。

    “请坐,两位客人有什么要售卖的东西就拿出来吧!”

    嘉丽达的话语和表现出来的文雅让刘三水和齐礼十分着迷。

    刘三水把箱子放到桌面上,打开分成两半,就有许多丝绸制品呈现出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