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搞定了太后和朱厚照,裴元心里对这件事差不多已经有底了。
那强大一时的德王系,应该是保不住了。
裴元趁热打铁,对朱厚照道,“上次的时候,臣和陛下说起过户部侍郎王琼的事情。臣从山东回来的时候,正好遇到在外赈灾的王琼。听他说,各地的事情已经料理的差不多了,陛下要不要将他召回来?”
朱厚照听了面有难色,有些尴尬的说道,“只怕诸臣不能容他,将他召回来反倒是害了他。”
裴元笑着摇头,“此一时彼一时也。我听说王琼研究出来一个革新的法子,陛下可以先听听看。”
“至于召回王琼的事情倒是不急于一时,陛下可以抽空询问一下朝中重臣的看法。”
朱厚照还未应下。
这时,有小太监来报,说是裴千户的下属已经取来了甲具武器。
两人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已经聊了很久。
朱厚照明显对接下来的战斗更感兴趣一些,兴冲冲道,“快让人把甲具武器取来。”
又问道,“那些倭人武士来了没有?”
那小太监连忙道,“也来了。那些人都暂且被看押在午门之外。等旗手卫和金吾左卫在奉天殿外做好防备,就把人放进来。”
朱厚照摆摆手,让那小太监速去做事。
不一会儿就见岑猛、萧通和陆永三人带着裴元的武器甲具,从丹墀下绕到了奉天殿后。
因是携带武器见驾,三人身后还有一队锦衣卫盯着。
三人见了天子连忙跪拜问安。
朱厚照也不理会,双目放光的抢先将裴元的大甲接过来,看了几眼,发现这甲果然是特制的。
大甲的底子乃是一层棉甲,要害的地方有厚实的铁板衬在里面,外面又缝缀着大量的铁片。
朱厚照提着衣领掂了掂,对那重量都有些咋舌。
接着又看起了那顶直檐铁盔,以及那柄金瓜锤。
朱厚照将金瓜锤挥舞了几下,对裴元点评道,“有点重,但是重量比较均衡,挺趁手的。”
随后很是期待的说道,“快穿上看看。”
裴元将身上的五品官袍脱了下来,在岑猛的协助下,就着棉衣穿上了那厚重的大甲,等到大甲披挂好,岑猛才用力的捆好束着大甲的丝绦。
接着裴元带上直檐铁盔,单手拎起金瓜锤。
在裴元那魁梧身躯的衬托下,朱厚照本能的就产生了眼前这人不可战胜的念头,一时心中羡慕无比。
裴元好久没有披甲厮杀了,穿上甲稍微活动了下,感觉自己左手空空的,于是向朱厚照道,“陛下,可否给臣弄一面盾牌来,要结实一些的。”
朱厚照吃惊的问道,“这分量已经不轻了吧。”
裴元感受了下,说道,“还行。”
这身装备最重的是大甲,大甲的几块铁板在胸、腹、后背的位置,力气都吃在双腿上。
与人搏斗的双臂,则只有棉甲和缝缀在上面铁片作为防护。
真打起来,并不影响双臂的灵活性。
而且裴元感觉加一面盾能大大加强他的容错,毕竟金瓜锤失误打空的概率不小,但是换成大盾就完全不一样了。
朱厚照闻言,叫宦官张忠去武库取几面盾牌,让裴元挑选。
张忠去了没多久,就带着一队净军抬来几个盾牌。
裴元一眼就看中了一面大盾,他上手试了试,感觉挥舞起来有些略重。
这木盾是用榆木做的,前面钉了两层牛皮,一层铁皮。
应该是步兵推进时,用来抵着防备火铳的。
裴元用盾主要是用来拍人的,又不需要考虑对方有火铳这种可能。
这个榆木盾牌又大又沉,已经符合裴元的要求了。上面的铁皮和牛皮,除了增加额外的负担,好像也没太大作用。
于是裴元就让岑猛和陆永动手,去掉了榆木盾牌上多余的防护。
朱厚照咧了咧嘴,看着那漂亮的盾牌被改的不像样,只觉得有些惋惜。
裴元将改好的榆木盾接过来试了试,挥舞起来果然虎虎生风。
裴元稍微适应了下,就把榆木盾丢给了岑猛,也暂时先把身上的大甲解了下来保存体力。
一想到等会儿大战,朱厚照比裴元还要激动。
但不管是从公论还是从私交,朱厚照自然是站在裴元这边的,于是他连忙让张忠去为裴元搬来交椅好好休息,又让御膳房速速取些吃的过来。
随后他说了一句,“我去前面瞧瞧。”
然后就颠颠的从后门重新进入奉天殿,去询问倭人使团的动向了。
朱厚照回到奉天殿时,这场大宴早已结束。
鸿胪寺提供的饭食出了名的难吃,除了朝鲜使团给面子,其他桌上都动的不多。
了庵桂悟没几颗牙,看着朝鲜使团的正使曹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