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34章 东家娘子归来

第34章 东家娘子归来(1/2)

    赵杏儿终于回到了巩邑,之前并不是没来过,只不过过去都是以客人的姿态来看看,这次是以主人的身份归来。

    在入城处,就已经有一队人在等候了。倒不是正式的仪仗,而是一些亲友。

    赵芃、胡玄-李灵夫妇、沈荃等几个人。还有孩子们。

    张小花牵着赵芃的手,偎依在赵芃身边。

    赵杏儿看到张小花和赵芃靠的那么紧,显然有一点意外,脸色很微妙的变了一下,又恢复正常。

    已经上小学的张小花最近很喜欢在赵芃身边,赵芃教张小花一些装扮、绘画之类的技艺,看现在的样子,衣服发型也像一个贵族家的小姐了。

    看起来更像是赵芃小时候,而不是赵杏儿小时候。

    赵杏儿记得,自己小时候是和一班孩子们一起玩泥巴捏泥叫的,是在工地上打灰的。不是穿着长长的拖到地上的衣服,脑袋上插满了簪子的。

    不过众人面前,赵杏儿并不想发作。

    “我回来了,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有需要我的,大家随时来找我……我的办公室……”赵杏儿看着张诚。

    “在我隔壁。已经收拾出来了,就只是书籍文件都是空着的。”

    “好。蒙铠过来给我做几天助手,方便吗?”

    “我也是可以的!”赢弘毅挺起胸膛。要在东家娘子面前露个脸。

    “不用上课的吗?”赵杏儿问,声音清冷。赢弘毅吐了吐舌头,缩回人群。

    东家娘子的气场,一瞬间就让所有人明白,巩邑的主人是谁了。

    接风的宴席是在乡旮旯大酒店的宴会厅。来自巩邑各个工坊的厂长之类也都参与了欢迎赵杏儿的宴会。蒙恬也从隔壁的洛阳过来。但是蒙恬公务繁忙,只是喝了几杯酒,吃了几口菜就要走。

    “蒙大哥,这样忙碌可不行。”赵杏儿关切的说。

    蒙恬愣了一下,已经好几年没听到“蒙大哥”这个称呼了。只是笑笑:“铁路事务忙……”

    “做好分权,做好管理,不能什么事都你一个人硬撑。”

    “已经做了分权的,但是铁路是新事物,还是得亲自过问一下才好,以后他们就慢慢有经验了。”

    “大名鼎鼎的大将军,竟然去修路了……”看着蒙恬远去的背影,赵杏儿喃喃道。

    “这也是国之大事,甚至比战场排兵布阵还要大。”张诚说。军人的使命是服务这个国家,哪里需要就应该去哪里,至少张诚是这么认为的。

    工厂厂长们、商号掌柜们,排着队来给赵杏儿敬酒,赵杏儿也只是举杯示意一下,并不会真的喝下去。

    多少有点像检阅自己的臣民的感觉,赵杏儿就算是回到圜阳县,也没有这么威风吧?

    次日的民间报纸《商业通讯》上,就有这样的消息:“大秦计相赵杏儿辞去计相职务,返回到巩邑,当日巩邑全城的商行掌柜和工坊厂长齐聚巩邑乡旮旯大酒店为赵杏儿接风。铁道部部长蒙恬、长公主赵芃也列席。”

    吃早餐翻看这份报纸的扶苏哼了一声:“赵杏儿回到巩邑,过得比在长安可是要风光多了,我算知道她为什么不想留下。”

    对面喝羊奶吃糕饼的皇后哼了一声:“在长安挣钱又少、工作又忙、离家还远,你倒是给个理由,人家为什么要没完没了留在长安?”

    有一句话,叫钱多事少离家近。当官也是一样的。

    很多人喜欢当官,自然是因为做别的赚钱没这么多,所以要背井离乡到长安来。但是张诚和赵杏儿,最不差的就是钱。一年两千石谷子,对人家夫妻两个什么都算不上,按照张诚的说法,在长安当官实在是苦了赵杏儿了。

    所以人家退的爽爽快快。

    人家留在长安十年,帮着朝廷打下一个铁桶一样的财务系统,这是看在私人情感的份儿上,可不是看在这一年两千石谷子、一个九卿职务或者那两个侯爵封号上。

    就算巩邑的封地都收回来,对张诚夫妇也没啥影响。

    皇后看事儿透彻,朝廷中其它大员如何,皇后也许不了解,但是张诚赵杏儿夫妇的格局人品,还是清楚的。朝廷里有多少人因为张诚退回皇家的耕田、退回两个九卿之位而额手相庆,觉得张诚不入朝了朝廷就空出位置来了,大殿上就没人敢举着镶了铁角的象牙护板满屋子抡了……

    人家两口子是天上翱翔的凤凰,根本没把你们这些猫头鹰放在眼里。

    “你是说,朕每天就得和一群猫头鹰搅合在一起吗?”

    “您是天子,天子是什么?自然要包容天下万物,凤凰您也得包容,猫头鹰您也得包容……”皇后漫不经心的说。

    扶苏给这一句话噎住了。似乎很有道理,又似乎也没什么道理。

    “只是赵芃总是赖在巩邑,离张诚那么近,会不会不妥?”皇后自然知道自己小姑子的心事,也知道这几个人之间的纠葛。就多问了一句。

    “长公主……谁能管得了?不过都是有身份有涵养的人,想必他们也不会撕破脸那么难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