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9章 纸上谈兵赵杏儿

第9章 纸上谈兵赵杏儿(1/2)

    黄河下游十六郡尽为泽国,千里良田今年注定颗粒无收。对灾害的这份评估,让朝堂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

    被临时抽调回来执掌财计的赵杏儿却面色如常。扯过全国仓储的账册,一页一页翻看,随口下令调运救灾粮食送到灾区。一点看不出对今年秋税的担忧。

    “赵相,如此大灾,您不担心吗?”被临时挤下来的副计相陈平问。

    “有灾就救灾嘛!担心有什么用?”

    “今年秋天的粮税恐怕无法完成。”天下税赋标准还是赵杏儿亲自拟定的规矩和标准。

    “知道了。”赵杏儿淡淡的说。

    陈平气结。你不过是临时担任这个职位,不需要担忧征税任务无法完成是吧?我可是要在这个岗位上常干的,这个指标和我的考核可是息息相关的!

    “黄河下游十六郡受灾,粮价会高企,赵相有什么看法?”扶苏私下召见赵杏儿的时候,也提出这样的问题。

    “如果只是粮食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赵杏儿的回答非常平淡。

    “赵相不担心?”皇帝问。

    这是一场宫中的家宴,帝后都在,宴请的是计相赵杏儿,赵杏儿的三个孩子和宫中的一些小孩也都在下首位作陪。皇家的教育,孩子们很早就开始参加这些宴会,学习待人接物,学习政事。农民家的孩子还在围着桌子讨零食吃的时候,皇家子弟已经开始坐在宴席上听大人谈论救灾方案了。这就是差距。

    “不担心。”赵杏儿轻轻喝了一口稠酒。

    “十六郡颗粒无收啊!”皇帝叹息。

    “大秦存粮有富余。最近几年大量使用机械、化肥,农田产量大增,收获远远超过消耗了。谷贱伤农,我一直担心不断丰收会影响粮食价格、导致经济崩溃。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推广各种消耗粮食的方法——从酿酒造醋到鼓励用粮食喂养牲畜。但是人口太少而粮食太多。我们收效始终有限。粮价始终在低位徘徊。陛下,当今粮价比始皇帝二十年要低得多!”赵杏儿说。

    赵杏儿这段话可算是大逆不道。放在任何时代,朝中重臣敢抱怨粮食产量太高的,都是荒唐至极。

    但是楚汉战争结束,天下人口处于历史上的低位,农业机械和化肥的使用令产量一再提高。哪怕是普通农家也有大量铁制农具。天下粮食产量高的一批。连续几年以来,农民都是丰收却不见喜色。

    这场灾祸,对经济学家赵杏儿来说,是一个机会,水灾的破坏,让囤积的粮食、缺乏信心的市场有了一个释放的机会。

    虽然这种方法,并不是什么正统的干预手段,但是打断了粮食价格继续不断降低的现象,作为计相,是乐见其成的。

    “大秦的粮仓建造水平还是很好的。灾区的粮仓地势都比较高,也用石灰木炭做了很好的防潮处理,我们已经电报调查过受灾各地,80%以上的粮仓都正常,大秦的粮仓存粮可以支应三年灾荒,这次黄河下游地区的粮仓可以腾出来点空间。”赵杏儿继续说。

    皇帝的孩子们现在年龄都小,听不太懂,张启明和张小花年龄算大一些,这些算计,张启明是听得懂的,张小花却还是懵懵懂懂,不是很理解。

    “但是大水之下,百姓流离失所……”皇帝依旧觉得不妥。

    “天灾人祸,天灾不可免,这是没办法的事。既然有了水灾,那就抓紧救灾,亡羊补牢就好,好在此次巩侯指挥修建濮阳大堤,及时制止了濮阳区域的黄水泛滥,蒙恬的铁道兵及时进入灾区搜救,总算是伤亡不大。”赵杏儿一生从事财务工作,脑子里已经把所有事情抽象为数字,在谈论救灾的时候,并没有对每一个人的伤亡感同身受。

    “毁弃的房屋多数是泥土房,泥土房的技术本来就比较落后,这次灾后重建,可以改建成为砖瓦房,居民生活品质还能够提高一下。然后灾后重建、河堤重新修复、河道清淘,太子和巩侯提出以工代赈的方案,能够吸纳足够的劳动力,这一次重修河防,还能保证未来几十年的黄河流域安全……”赵杏儿侃侃而谈。

    赵杏儿用数字来证明黄河这次水患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扶苏一时无法反驳,心里却总觉得哪里不对。

    小孩子们这个时候听得半懂不懂,就有孩子说:“看起来黄河水患是好事,那应该每隔三五年来一次吧?”

    “如果黄河自己不决堤怎么办?”

    “那咱就把河堤扒开!”

    听这些议论纷纷,赵杏儿脸色也变了。自己这些讨论,其实只是从救灾角度来分辨,说的只是灾祸可控,实际损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哪里是小孩子们嘴里说的,黄河泛滥利国利民那重意思?

    “陛下,臣下不是这个意思,臣下的意思是,黄河决口看起来很严重,实际上可控、可以救护,影响没那么大……”赵杏儿急忙躬身解释。

    “我也觉得是如此……”皇帝这才面色稍霁。

    “不过粮食价格长期低迷,也确实与国不利……”赵杏儿补充。

    “有什么好办法呢?”这个问题扶苏却解决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