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层台阶,站在一个拐角平台的栏杆后,众人便看见一个异常巨大、体型堪比某些购物中心大厅的开阔空间。
“另外的支线轨道,货舱容积不会这么大,主轨道货舱在需要时可以移除所有的附加舱段、以一体化空间来使用;它的设计指标,是以能容纳星际飞船的模块化舰体为准。”
林奇随口介绍道。
“所以,你们还是认为星际飞船应该直接在太空中组装,而非在陆地上建造然后再升空?”
中堂长老立刻发现了这个盲点。
林奇点点头:“准确地说,是‘大型’星际飞船应该在太空中组装。”
“在重力井环境中,自重越大,从地表起飞的能耗也就越大。所以一般来说不建议在地表建造太大的星舰,也不建议使用这种大型星舰穿过大气层往返运输货物。
在目前,根据我们的技术人员做过的试验,认为利用千吨级的星舰往返太空是比较合理的,这一数值最好不要超过一万。万吨级及以上的星舰,若是往返太空,其成本就远不如太空电梯了。”
“近地轨道的星际往返运输,和在地表的交通运输一样,也是一个需要多种类结合、优势互补的课题,”
林奇继续说道,他向来不介意对华国传播星联成功经验,以帮助前者少走弯路,
“利用海运+太空电梯运输大宗货物,利用千吨级小型星舰运输乘客或其他贵重货物,前者可以充分发挥运能优势,后者则由于起落地点不受限而更为灵活。”